站内搜索:
李劲堃:他让我读懂了艺术家的情怀与责任
日期:[2018-11-18]  版次:[A12]   版名:[收藏周刊·书画]   字体:【
■椰乡小景

■潘行健

■水乡世家 48cm×46cm 木版水印套色 1984年

■装雷

■下网

■铸铁

400余件作品捐赠广美,“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日前开幕

“我的作品是学院给予的,它的最好归宿是回赠美院。”在“行健——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正式捐赠400多件作品给美术馆后,著名画家潘行健说得最多的却是“感谢”,他是一位强调感恩的人,这一天,除了他从事教学工作几十年所培养的学生到了现场,连他当年刚上广美附中时,现已白发苍苍的老师,也到了现场,这是他的特别邀请,正如展览中,特别开辟了“师生”部分一样,无论是他的讲话,他的行动,还是他所生发的方方面面,他确实如同友人所言的“传统素描般立体”,广州美术学院校长李劲堃说,“他让我读懂了艺术家对学校的情怀,也读懂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简介

潘行健

1940年生于广东。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曾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全国版画展组委、评委、主任评委。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400件艺术品悉数捐赠

“行健——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于2018年11月16日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潘行健正式将自己几十年来所创作的版画、速写、版画原版木板等共计400件艺术品悉数捐赠,展览展出了300多件,涵盖了从附中时代直到现在、凝聚了他一辈子心血的代表性作品。

主办方介绍,潘行健此次所捐赠的版画代表作品和大量速写作品是当代美术教育模式变奏的一种直观呈现,不仅成为广州美术学院的珍贵藏品,更是学校院系从成立到发展脉络的重要梳理及体现。

潘行健在总结自己的版画创作时如此说道:“这是一种内心的追求——它是精神的,不带任何功利因素;它是情感的,不需要任何道理;它是个人的,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版画,是一种追求——刻了几十年的木刻,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认为,他是承续岭南艺术精神的一个非常难得的典型样板,是广东美术教育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推动者。

今年是广州美术学院建校65周年、版画系建系60周年的重要年份。潘行健早于去年9月便向母校表达了捐赠作品的意愿,李劲堃与广美美术馆副馆长胡斌旋即成立专项小组,在潘行健几十平方米大小,却藏着数百件艺术作品的工作室,做了详细的沟通,李劲堃说,“那次见面让我读懂了艺术家对学校的情怀,也读懂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

60年从未离开广美校园

据介绍,1940年生于广东的潘行健是广州美术学院首届附中毕业生、广州美术学院首届版画系本科毕业生、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第一位留校任教的老师、广州美术学院第一位版画专业背景的副院长。这四个第一奠定了潘行健的版画艺术生涯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的发展、教学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为广州美术学院、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版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潘行健回忆称:“从1958年广州美院建校到如今整整60年,我从未离开过广美校园,创作、教学、行政管理成了我这几十年人生的基本内容。当然,作为一个教师,教学是本职。事实上,对教学工作的付出与收获,应该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

从踏入正规艺术教育的门槛开始,潘行健便直接受了苏联美术教育模式的影响,扎实的素描基础和写实能力是苏联美术教育的基础,这样的教学理念一直贯彻于当代美术教育之中,从美院附中到本科的教学都一直以此为开端,使得潘行健在造型、材料语言和艺术方法论方面都建立起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思考、积淀、酝酿

上世纪80年代后,潘行健的创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作品交织着不同题材线索,一是有关孩童的《啊!大海》《母亲情》《童年》,以不同的人物形象、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展现了那种感同身受的亲情质感,并给人以隽永的想象空间。另一则是水乡与山城的景象呈现。水乡的温润柔美与山城的劲峭挺拔通过不同的笔线和制作手法表达得淋漓尽致,《水乡世家》《山城印象》便是这方面的代表。

上世纪90年代因为担任领导职务,潘行健的创作陷入低产期,但他后期作品中极具代表性且反复研磨的两个系列:《土地》和《立交》,都萌生于这一时期。《土地》以背着犁头的农民背影隐喻改革开放大地上“民族脊梁”的缩影;而“立交”则是现代城市生活的典型象征。

潘行健说:“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90年代我的艺术状态,我想应该是:思考、积淀、酝酿。”

理论家对潘行健的

艺术价值认知有欠缺

21世纪以来,潘行健进入了另一个高产期,他将《立交》作为城市现代化的精神符号,不断地变换其结构和线条的组合,逐渐地,他的画面引入“风筝”和“飞鸟”,为刚性的结构添加了灵动和柔性的情感因素。在版画技术上,他也走向了一种开放的复数概念,以图样套印的方法使得《立交》的图式处于不断的流变当中,甚至还将图像转印到报纸等其他媒介上。在艺术潮流迅疾变化的当下,他坚持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导向,但是他所主张的现实主义不是僵硬的样式和风格,而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精神立场。在艺术形式上,他勇于探索和创新,对于现当代艺术也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梁江认为,潘行健的作品有一条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艺术脉络,是一个典型的个案,“我们把他归结成为新现实主义版画,甚至说岭南派的版画一点都不过分。”他同时强调,目前对潘行健艺术的研究文章仍然不多,“广东理论家对潘行健艺术有价值的认知,可能是有欠缺的。”

名家解读

把潘行健的创作(1960—1980)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艺地理学框架之中,去追溯由版画和木刻所承载的南方调性。这种南方调性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是它回应和表达了新中国文艺地理学所意图构造的“认知图绘”模式。其二是用版画的语言来表现了南方的调性(符号)——尤其是潘行健的那些以渔港、渔家生活为题材的黑白木刻;与表现珠江三角洲风情的创作一起(1960—1980),为探索以版画来构建南方风格的心理图式做出了表率,这也使得潘行健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冯原

在潘行健的作品中,数量最为庞大的还是速写。他的速写极其直观地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时代变奏。农村、工厂、椰乡、渔港、矿区、部队,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等,他根据对象的不同情形以相应的手法进行准确而又灵动的表达。一方面,速写是其收集素材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速写又是训练观察事物的重要方法,“心手眼”相应地、即时性地捕捉事物,所联动的富有温度和情感的创作过程是其他借助摄像手段的表达所不能替代的。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胡斌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