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敦煌唐代写经揭神秘面纱
日期:[2018-11-24]  版次:[A15]   版名:[文化]   字体:【
■收藏者樊晓光在开幕展上捧出经书。

国家一级文物现身关山月美术馆

新快报讯 记者王春燕报道 11月20日,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一念·敦煌写经展”盛大开幕,四卷出自于敦煌藏经洞的唐代写经长卷首次在国内展出。

关山月和敦煌的重聚

1943年,关山月赴敦煌临摹壁画,在幽暗的洞窟中,成功临摹了80幅珍贵的壁画;75年后,四卷罕见敦煌遗书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大师关山月和敦煌艺术的联系,历经千年又在这里重聚。

作为20世纪中国学术史四大发现之一的敦煌遗书,具有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集中体现了唐代书法艺术的巅峰,对后世影响巨大。苏东坡、赵孟頫等艺术巨匠都曾得真传于唐人笔法,写经体成为流传至今的艺术经典,直到今天书法家们仍以此为典范。

800m2空间展出四幅小手卷

当两位年轻的策展人找到关山月美术馆的时候,美术馆负责人马上拍板决定:用8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展出四卷手抄经书,这些手抄经书,最长的一卷也只有2.67米。

此次展览的四卷经书,涵盖了隋唐早期至晚唐的四卷经书,分别是隋唐早期写本《金刚经》、初唐写本《大般涅槃经卷第八》、唐代写本《观世音经》、唐代写本《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三卷合一。

在关山月美术馆仅展一周

考虑到这四卷经书已历经千年,为了尽最大可能保护这些“老人家”,这次取名为“一念”的敦煌经书展仅仅为期一周。

策展人、也是四卷经书的收藏者樊晓光和紫荷介绍说,考虑到经书的脆弱和珍贵,他们在策展时对展区的灯光、温湿度等都非常严格地加以控制,禁止用闪光灯拍照,展期仅仅持续一周时间。但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唐代手抄经书的精髓,他们没有拒绝参观者拍照,是因为“想让大家拍回去仔细放大,来欣赏和研究汉字之美”,樊晓光说。

●四部手抄经书的故事

其中一卷《金刚经》来自于日本著名汉学家滨田德海旧藏,曾以专家身份长期在华供职。他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北京、天津等地疯狂探寻敦煌遗书,收获颇丰。这部分重要的“滨田珍藏”在其辞世后,一部分以国库预算由国会图书馆购藏,余下遗珍一直由其后代秘藏。此卷《金刚经》由此流出,历经颠沛流离,终于百年后回到故乡。

另一卷唐代写经《大般涅槃经卷第八》在清末的兵荒马乱中被偷带至日本,后几经辗转流落于伦敦,被世界上最重要的私人手稿博物馆视为镇馆之宝,并作为私人手中最古老、完整的中国手稿珍藏大半个世纪,终在中国强盛崛起之时,回到祖国怀抱。这幅经书长达2.67米,在敦煌藏经中是不多见的长卷经书。

还有一卷《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三卷合一,在一卷上整体体现了初唐、盛唐和晚唐写经,可以看到佛教在唐代的盛衰,弥足珍贵。这四卷写经2018年5月17日被北京市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