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学术”是学识与技术的结合
日期:[2018-11-25]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专栏]   字体:【

■王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美术教育作为高校美术院校一个重要专业,培养了诸多不同层次的美术教师与美术专业人才。然而,多年的问题主要还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实践与理论两者之间的理解与处置,其次,高校美术教师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高校美术教育有两大现象,其一: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师主要由实践类与理论类组成。通常实践类的教师注重技能创作,理论类的教师注重论文项目,两者关系基本各自为政。这一现状已常态化地存在于高校美术专业院校之中。我们可以从学生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答辩中知晓这一现状的后果——实践类的学生能实践但不能理论;理论类的学生能理论却不能实践;其二:高校美术教师中分别从事实践与理论的两类人中都具有各自的研究方向,通常所研究的方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比如,从事具象实践创作的对抽象实践创作比较排斥;从事传统理论研究的对当代理论研究不屑一顾。反之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从上述现象获得另一个糟糕的现象,一个导师(实践类或理论类)的研究方向可以影响诸多学生的实践创作或理论研究,同时,学生或都离不开导师的研究套路,甚至可能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通常独立的艺术家或理论家可以彰显个人的风格或理念,但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不应该用单一的方向去规定众多学生的发展道路。大学教师需要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如此才能具备引导不同学生适合其不同发展方向的能力。单一化或狭隘地让学生从事导师所偏爱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当前高校美术人才培养中功利且快餐式的惰性表现。

我想,个人爱好不应该影响诸多个性迥异的学生发展,即使是具备一定的所谓学术权威者。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与理论探讨是并进的,对于视觉艺术历史的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或许还需对各个时代的美术状况如数家珍。在历史的基础之上去发现个人的研究发展兴趣与方向,或许是一个比较理性的方法与选择。

导师作为个体在教学中的能力各有差异,如何避免这个差异性所带来的弊端?另一可行办法是从教学的结构中生发作用,那么我们就需要在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上加以宏观调整。然而这个调整不仅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更需要达成共识的有识之士具备相当的智慧与卓越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与操守。

我个人的美术创作是以非具象的形式展开,可以肯定的是,我的作品视觉语言形成与我早年学过国画、书法、水彩、装饰画、连环画、油画甚至还学了三年的设计有关;当然,我也喜欢跨学科阅读与写作。如今,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已近30年,所幸的是我教的学生包括本科与研究生在内不下百余位,然而,他们的创作至今没有一位与我相像的。或许,这个事例不具有典型性,但是,这个结果确实与我学得比较杂有关。

我所理解的“学术”,是学识与技术的相结合,只有当“学”与“术”很好地接洽融合,艺术的实践作用才能产生价值意义,才所谓“学术”之道。

(陈福香/整理 本版文字据《美术报》等,因版面所限,文字有删减,部分标题为编辑自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