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琶洲岂止CBD这么简单 更应成为CID
日期:[2018-12-01]  版次:[A09]   版名:[区事]   字体:【
■第十一届琶洲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发展大会在海珠区举行,多位大咖畅论人才政策。 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摄

第十一届琶洲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发展大会在广州市海珠区举行,专家指出——

新快报讯 记者朱清海报道 11月30日,第十一届琶洲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发展大会在广州市海珠区举行。大会以“大湾区·强人才·新动能”为主题,来自粤港澳的人才智库专家、企业代表等齐聚琶洲,为大湾区人才发展工作贡献“海珠智慧”。会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联盟“领航计划”以及海珠高层次人才联盟正式启动。此外,大会现场还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政策研究报告(2018年)》。中大咨询研究院的代表指出,琶洲不仅应成为CBD(中央商务区),更应该成为CID(中央创新区)。

“海珠下决心打造成为一个创新岛”

“发展的高地要靠人才高地支撑。”广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举办论坛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合作,为把大湾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打下坚实基础。

“人才是每个社会最宝贵的资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邓家禧表示,推动大湾区建设的一个重点是推动行政改革与创新,便利人才在区内流动,让每一个人才都可以到最适合自己、最能发挥自己所长的城市发展,把人才的潜力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人才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海珠区主要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一个地方只要有人才持续流入,就会持续发展。海珠有两点吸引了人才流入和聚集:一是能够为人才提供创业、就业成功的机会,以及具有非常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海珠下决心打造成为一个创新岛。”该负责人透露,海珠正在对以前的创新政策和人才政策进行梳理,年底之前将会发布海珠创新岛政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才政策。

在现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联盟“领航计划”以及由海珠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发起成立的海珠高层次人才联盟正式扬帆起航。作为海珠高层次人才联盟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陈新滋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在不同体制下的融合发展、城市竞争与互补发展、激发湾区创新活力,需要很多人才加入。需要解决制度协同、产业协同、人才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协同、金融科技协同的问题。他说,产学研合作非常重要,政府支持、产业界投入和高校、研究机构参与,这些力量结合起来非常强大。“在美国,把一个想法变成生产力需要10年,在中国只需3年”。

“目前的人才政策有亮点也有痛点”

此次大会还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政策研究报告(2018年)》。该报告系统梳理了大湾区各地人才政策,可为大湾区各级政府优化人才政策、提升人才发展水平提供指引。“目前的人才政策有亮点也有痛点。”中大咨询人才研究院院长王微见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根据研究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政策的“亮点”包括:创新创业政策效果明显;人才基金数量多、规模大;人才落户服务效率高;子女入学政策灵活;医疗保障服务便捷;人才公寓政策完善。

与此同时,研究报告也指出大湾区人才政策的3个痛点:一是人才公寓供不应求导致政策难以落实;其次,优质学位不足导致子女入学政策无法全面兑现;最后,受地方经济、资源禀赋和基金限制等因素影响,大湾区各地人才基金投资效果差异较大。该报告还指出了大湾区人才政策演变的趋势,比如,人才政策的国际性和战略性倾向更加明显;以地区需求为导向,人才政策呈现个性化特点;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服务全链条化和普惠化等。

“海珠创新岛会成为机遇岛、生态岛、智慧岛。再过两年,这里(琶洲)将会大不相同。”王微见说。对于把琶洲建成广州第二CBD或2.5版CBD的观点,中大咨询研究院认为,目前琶洲正在形成广州高端创新要素聚集区,突破了CBD的概念。因此,广州可以明确将琶洲定位为广州中央创新区(CID),不应止于CBD。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大湾区沟通内外、连接全球的独特优势,有效促进技术和人才等全球创新要素和资源向琶洲地区汇聚,使琶洲成为广州未来40年发展的强大引擎。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