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产业扶贫,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 算好经济账,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日期:[2018-12-05]  版次:[A05]   版名:[特别报道]   字体:【
■恒大集团在统一引进安格斯和西门塔尔优质基础母牛,打造出“买牛不愁钱,养牛没风险,产牛有奖励,卖牛有保障”的肉牛产业精准扶贫“一条龙”模式。

■恒大集团帮扶毕节安格斯肉牛产业分红仪式在大方县安乐乡第七育种场举行,220户、666位贫困户按人均500元的标准领到了养牛分红的“年终奖”。

恒大帮扶大方三周年

近日,恒大集团帮扶毕节安格斯肉牛产业分红仪式在大方县安乐乡第七育种场举行,220户、666位贫困户领到了养牛分红的“年终奖”,按照人均500元的分红比例,有的人领到了2500元,有的全家领到6000元,拿着簇新的人民币,贫困户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表情。据悉,安格斯肉牛产业分红仪式还将陆续在毕节全市各大养牛基地举行,预计覆盖4万名贫困户人口。

■新快报记者 陈斌/文(资料图片)

“扶贫牛”助力,贫困户喜提“年终奖”

12月4日,大方气温骤降,日间只有8摄氏度左右,但在安乐乡恒大援建第七育种场内,却仍然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恒大集团与中禾恒瑞集团合作扶贫的安格斯肉牛产业分红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在恒大大方扶贫公司工作人员的组织和安排下,现场220户、666位贫困户总共领到333000元的养牛分红奖金。

在这场严峻的“脱贫攻坚”战役当中,产业扶贫是让脱贫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可持续发展并且确保贫困户脱贫之后不返贫的有力举措。

从2015年12月1日开始,三年间恒大集团无偿捐赠110亿元扶贫资金、调派2108人的扶贫团队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的7县3区,针对毕节本地自古有养牛传统但受限于当地土黄牛品种不良、传统养牛业经济效益低的现状,恒大集团无偿投入27亿元,通过调配10万头纯种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优质基础母牛、改良50万头土种牛等途径,帮毕节打造成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为全市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年时间,恒大已帮扶毕节市建成肉牛养殖基地447个、调配7万头优质基础母牛、改良27万头本地土黄牛,并引进中禾恒瑞等18家肉牛产业的上下游龙头企业,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组合拳”帮扶模式,带动贫困群众通过青贮玉米种植、在养殖基地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增收脱贫。

当下是大方县整体脱贫攻坚的最后决战关键时刻,恒大大方扶贫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中禾恒瑞集团等18家肉牛产业上下游龙头企业的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在合同约定时间内提前拿出资金给贫困户们进行分红,更坚定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信心。

在恒大集团的精准帮扶下,安格斯肉牛产业在直接拉动4万人脱贫的同时,更间接带动5万个家庭增加收入,成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毕节市大方县也因此而成为全国基因最纯、现代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掌握行业话语权的安格斯肉牛基地。

与此同时,以肉牛产业发展饲草料需求为基础,恒大集团与当地政府一道,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待青贮玉米成熟后,由中禾恒瑞等企业按订单收购,均价约保持在450元一吨,切实确保了老百姓的收入来源,这种带动“粮改饲”的做法也加快了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入股扶贫牛,年年有分红”,恒大集团产业扶贫模式之一,为毕节市大方县贫困户“造血”的一个缩影。

“扶真贫”、“真脱贫”,在于后续产业要跟上

贵州山多,导致了“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的历史症状,老百姓们常常念叨“开荒开到天边边,种地种到山尖尖;起早贪黑都不说,种一坡来收一箩”,道尽当地群众生计无着的苦楚。

贫困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经常陷入一个怪圈:产量高了,价格低了;价格高了,产量低了。看似公平合理的市场规律,却让朴实的农民晕头转向:不知道种什么、不知道怎么种、不知道种多少、不知道卖给谁……

扶贫,核心之处在于“扶真贫”、“真脱贫”,在于后续产业的跟上,让贫困人群从那“一方水土不养一方人”的偏远地区搬离出来之后,能真正稳定下来,有事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依靠自己的劳动付出获取相应的报酬,从而彻底摆脱贫困,真正脱离贫困。

故此,恒大集团自从2015年12月1日开始正式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以来,再到2017年5月将结对帮扶范围扩充到整个毕节市,从源头上就已经规划了如何让贫困群众真正走出大山、走出偏远、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措施,彻底践行了“精准扶贫”的“精准”要旨。

恒大集团结合大方县乃至整个毕节市7县3区的实际情况,将发展蔬菜基地、肉牛养殖、中药材基地及经果林等特色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四大项目,为每个贫困户配备至少两个产业项目,并且协助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形成一整套“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经营,切实引导帮扶贫困人口奔向脱贫的美好生活。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很重要,毕节7县3区,根据不同地域的独特生态和气候条件,恒大集团打造了中国西南部的两大基地,一是中国西南部最大的蔬菜瓜果生产基地,一是中国西南部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

截至记者发稿时,恒大集团已建成蔬菜、肉牛、中药材、经果林产业化基地482个,设立了1亿元恒大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担保总额10亿元,已为334个蔬菜、肉牛等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4.4亿元,引进43家上下游龙头企业。

其中,已建成蔬菜基地112个,蔬菜产业化大田基地13万亩,蔬菜大棚10223个,平均每个蔬菜大棚脱贫1人。并通过援建育苗基地、节水灌溉和蔬菜大棚等农业基础设施,扶持互助合作社组织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学习先进生产力经验。

已建成肉牛基地335个,引进中禾恒瑞等龙头企业,建立母牛供应、技能培训、饲养、收购、加工和销售等产业化体系。引调并繁育安格斯和西门塔尔优质母牛43006头,从加拿大引进优质种牛冻精22万支,改良当地土黄牛3.3万头,肉牛基地帮扶的贫困户,户均饲养肉牛3头,人均年纯收入超过4000元。

恒大集团在统一引进安格斯和西门塔尔优质基础母牛的过程中,以每头牛低于市场价3000元的标准,由贫困户全额贷款购买,每头牛政府还补贴1000元饲草料费用,恒大集团提供全额担保、全额贴息和全额保险,每繁殖成活一头牛犊再奖励1000元。同时建设基础母牛超市,实现选牛、贷款、担保、保险、领牛等一站式办理。

“买牛不愁钱,养牛没风险,产牛有奖励,卖牛有保障”这20字,正是肉牛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的“一条龙”写照。

此外,恒大集团还建成中药材及经果林基地35个,引进10家中药材、经果林产业的上下龙头企业,建立种子供应、技能培训、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产业化体系。5.6万亩丹参、天麻中药材基地,4.4万亩油用牡丹和猕猴桃等经果林基地均已建成,经此帮扶的贫困户,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及年度分红收入总计合约年人均超5500元。

在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扶贫项目上,恒大集团采用的这些精准扶贫模式,实现了贫困户的持续增收,确保稳定脱贫。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