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机不离手!调查显示只有2%大学生能接受一天内不使用手机上网(1)
日期:[2018-12-05]  版次:[A18]   版名:[数媒+]   字体:【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仅是网络经济得到了急速扩张,民众们的衣食住行也呈现出了“科技化”趋势,通过电商平台购物,微信社交,用以消磨时间的APP更是数不胜数……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可以“足不出户知天下事”,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满足生活中全方位的需求,但是却不能没有手机。

■策划:罗韵 统筹:梁彧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轩语 刘韵

■制图:廖木兴

■视频:陈思陶 龚吉林 陈勇

从PC端到移动端 社交需求日益旺盛

11月14日凌晨,人人公司以整体对价6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人人网及相关业务。人人网在当时被称为“中国facebook”,是国内最受欢迎的网络社交平台,见证了80、90后的青葱岁月,不少网友对此感慨道:“埋藏在那里的校园记忆跟着它一起逝去了”。却也有不少00后表示“从没听过这个网站”。

的确,近年来年轻人的社交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进步,使用重心从PC端已经逐步转移到上网场景更丰富、便捷度更高的移动端。根据腾讯公布的官方显示,以9月为例,微信的日登录用户已经达到了9.02亿,较去年增长17%;日发送消息次数达到了380亿,较去年增长25%。

“最不敢轻易卸载的APP就是微信了。”广州某高校在校生小张告诉记者,他最重视的就是移动社交的便利性,手机里具有社交性质的APP有四五个。此外,艾媒数据也显示,对乐于展现自我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单一社交软件无法满足其自身的社交属性。

抬头看世界

莫做低头族

随着大学生群体对手机等数码产品的依赖性的不断增加,校园学习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超过五成的大学生会经常在上课期间使用手机。此前,某高校在课室设置了手机袋,要求学生们在进教室时先放下手机,有同学表示此举可以使注意力更加集中,跟老师进行更好的交流互动。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表示手机对课堂学习有积极作用,可以进行实时信息查阅,辅助理解,不应“一刀切”。

研究发现,人们使用手机时往往会出现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查手机强迫症、使用时间过长和过度情感依赖。大二在校生小马承认,即使在没有必要查看手机的时候,自己也会忍不住反复点开屏幕。“总是害怕错过了什么信息,但大多数时候只是自己的错觉”。

据了解,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会受到严重影响,思维能力会被大大缩减。此外,过度关注手机还会使人时刻处于应激状态,难以得到安定。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