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海丝起点见证数百年贸易往来 非遗文化因千年庙会得以延续
日期:[2018-12-08]  版次:[A08]   版名:[羊城物语 见证改革]   字体:【
■南海神庙是广州数百年对外贸易往来的重要见证。

■神庙广场上的“海不扬波”牌坊,是广州数百年对外开放贸易的见证。

■因为“番鬼望波罗”的典故,每年的庙会称为“波罗诞”。

■百年古木棉树同样是广州对外开放贸易的历史见证。

南海神庙是中国古代东南西北四大海神庙中唯一遗存下来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也是西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广州的重要见证。 ——林鹤羽

本期关键词

黄埔区

南海神庙

“自古交趾七郡,贡献上国,皆自海沿于江,达于淮,通于洛。至于南海……底贡无虚岁矣。”在广州市黄埔区南海神庙的这段碑文,记载了自古交趾七郡的货物在广州登陆后,自珠江、长江入淮到开封的事。

南海神庙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位于现黄埔区庙头村,建筑所在的扶胥镇地处珠江出海口,是广州与海外通航的必经之地。中外商旅游人出入广州,往往都要到南海神庙中拜祭南海神祝融,神庙广场上由清康熙皇帝题字的“海不扬波”牌坊记录了这一美好祝愿,更是广州数百年对外开放贸易的见证。

最完整+规模最大,中国古代四大海神庙唯一遗存

黄埔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副书记、调研员林鹤羽向新快报记者介绍,广州濒临南海和珠江出海口,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良港区、地理区位优势。在此过程中,南海神庙应运而生,与海丝的发展历史发生非常密切的互动联系。南海神庙历史遗迹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这里是中国古代东南西北四大海神庙中唯一遗存下来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也是西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广州的重要见证。

过去,中外商船须在此停靠接受检查,并补充粮食、蔬菜和淡水等。随着越来越多的使者、商船从广州出发,沿南海海路前往世界各地,外国商船也经由此海道前来广州,人们祈求海神保护的愿望与日俱增。

隋开皇十四年,隋文帝下诏建立东南西北四海神庙。在审视各处港口的条件后,最后选定广州东部的扶胥镇,建立南海神祠开展祭海活动。自此之后,南海神庙成为扶胥港的标志,庙、镇、港三者的发展紧密相连。据《南海志》记载,元代到广州贸易的国家就有147个之多。

2006年,黄埔区迎接瑞典“哥德堡号Ⅲ号”仿古商船重返黄埔,建设南海神庙前广场时,经考古发掘发现了清代古码头。古码头的发现,证明清代的珠江水仍到“海不扬波”牌坊的前面,到南海神庙的人,大都在此离船登岸。

在神庙东复廊矗立着达奚司空塑像,古籍记载,达奚司空为唐朝古波罗国来华朝贡的使臣,回程时经过广州到南海神庙拜谒南海神时,因迷恋这里的秀丽景致而误了返程的海船。于是他望江而泣并举手望海,最后立化在海边。附近村民将他厚葬,并按其生前形状在南海神庙中塑像,封为达奚司空。因为这个“番鬼望波罗”的典故,当地人也称这里“波罗庙”、每年的庙会为“波罗诞”。

“南方碑林”分量十足,中国首次设立海关就在广州

西安碑林以荟萃中国历代名碑而闻名天下,林鹤羽告诉新快报记者,在南海神庙,也有一处与之类似的“南方碑林”。神庙的碑廊及碑亭中,矗立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碑刻45块。说起这些,林鹤羽如数家珍,“南方碑林”中以“韩愈碑”、“明太祖御碑”最为珍贵——前者是庙中保存最早的碑刻,碑文由唐代文豪韩愈所撰,详尽记录南海神庙的起源、祭祀等内容。后者内容为朱元璋假借上天之手,摘下了前朝皇帝们给南海神祝融加封的众多头衔。

碑林中对于广州通商的历史记录见于《大宋新修广利王之碑》。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政权,当上大宋皇帝,不久派开国侯潘美率领大军南下,消灭了盘据岭南六十多年的刘氏政权。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在广州首设市舶司,任命潘美为主管的“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同时诏令修葺南海神庙,立《大宋新修广利王之碑》于庙内。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设置类似海关管理职能的官员的历史证据。此碑后人称宋开宝碑,上文提到的碑文便截取于宋开宝碑中。

庙内另外一块由大文学家韩愈留下的《南海神广利王庙碑》也分量十足,碑文中言:“既富且贵,不习海事”,意思是部分官员生来富贵,不懂得海上的各类事务。林鹤羽介绍,“海事”一词精确浓缩,意义深刻,据历史研究者考证,这是“海事”一词第一次在中文的典籍中出现。

有坚持也有创新,非遗文化因千年庙会得以延续

南海神崇拜除了官方祭祀外,民间祭祀也非常盛行。民间祭祀有很多“创新发明”。如今,每到农历二月“波罗诞”千年庙会,人们在此祈福祭拜,一如千百年前。

“有波罗庙就有波罗鸡”,关于波罗鸡的传说流传最广的一种是,当年波罗国使者在海边立化,刚好有鸡啼,因而制波罗鸡纪念。庙头村民陆敬和婆婆一直到年近九旬依然坚持用传统方法制作波罗鸡,陆婆婆告诉记者,以前有俗语“第一游波罗,第二娶老婆”,足见庙会在广州人民心中的地位。

陆婆婆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古庙年久失修,庙会中断多年。改革开放之后,古庙重修,庙会恢复。珠三角、港澳地区,甚至海外华侨华人纷至沓来,沿途上千小摊档出售各类工艺品,最惹人注目的就是波罗鸡。逛庙会的人几乎都会买上两三只作为留念。庙会最盛时,一年卖出的波罗鸡就在10万只以上。波罗鸡承载了岭南特有的文化,其形制历经百多年几无改变。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以往仅仅在庙头村本地代代相存的习俗也有所改革,陆婆婆把这门手艺带进了课堂,她的徒孙们有小学生也有职校生。

村民对波罗诞习俗有坚持也有创新,同样因波罗诞而生的波罗粽入选了黄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波罗粽非遗传承人陈玉彩经过自己多年实践,将工艺从用料、包扎、蒸煮到包装等,都有所创新,大受欢迎。

“传统波罗粽的材料是糯米、绿豆、猪肉,我们的是用红豆、绿豆、腰豆、眉豆、猪肉和蛋黄。”陈玉彩介绍,这款新馅料是几年前自创的,主要考虑到传统的波罗粽只有3种材料,如果每年都卖同样的粽子难免会腻,新的波罗粽推出以后,受到中青年顾客的青睐,“波罗诞”也开始摆脱“老人才喜欢去”的传统印象。

■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陈琦钿 ■统筹:新快报记者 张小奋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图片:受访者供图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