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代表建言推进停车位共享 交通局:今年出台相关鼓励措施
日期:[2019-01-17]  版次:[A08]   版名:[2019广州两会]   字体:【
■人大代表审查部门预算和政府投资项目。新快报记者 孙毅/摄


昨天,不少人大代表借着代表团专题审查部门预算的机会,向各个职能部门直接提出他们在调研中或日常亲身遇到的问题,现场参会的职能部门对这些会议主题以外的内容,也积极回应,透露出不少民生热点问题的新进展。

共享车位推进遇物管反对怎么办?

市交通运输局:今年出台鼓励措施

在从化区代表团专题审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预算的过程中,有代表向该部门提出,该如何利用好小区的停车资源解决停车难?这位代表表示,目前已经有好几家公司推出共享停车软件,但普及率不高,他所住的小区,就因遇到物管的反对而无法引入小区,“主管部门能不能在政策上适当进行干预?”

市交通运输局方面回应称,解决停车难问题,一是路面停车位的管理,按照市人大去年出台的相关条例,此前已经发布了中心六区的规划,明确全面准停、夜间准停和临时停靠区。至于小区停车位共享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多个共享停车位软件,据调研发现,除了部分小区出现物管不同意的问题,也存在业主不同意的问题,主要怕影响小区安全或者停放秩序。但也有一些积极的案例,珠江新城的星汇园小区,已经开放了几百个停车位,对解决珠江新城妇儿中心停车难问题起到正面效果。

据透露,市交通运输局将尽量引导物管和业主积极对待共享停车位,也会引导企业按照业主意见加强安全和信用管理,今年将出台鼓励共享停车的措施,解决停车位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老百姓不是看病难,是信息不通

市卫健委:医疗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

“很多时候,老百姓不是看病难,而是信息不通。”在海珠区代表团专题审查市卫健委的现场,有代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此,市卫健委负责人回应称,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确存在数据散、小,没有整合,缺少标准化的问题。目前,医疗卫生信息化、智慧医疗已被作为重点来抓。去年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整个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化的规划,正化为具体项目在做。希望通过基层医疗机构,先整合区的医疗资源,再接入市的平台,从而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这是个巨大的工程,既需要政府部门支持,也需要与社会机构合作。”

在回应现场代表提出的关于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问题时,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称,2019年起,市卫健委修订了基层医疗公共卫生机构的考核方案,之前卫生机构只要完成了75%的工作,就全部按照预算拨款。以后,将对排名靠后两位的缩减经费,减下来的经费去奖励考核前几名的公共卫生机构。

代表访谈

●市人大代表、广州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

打破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固定绩效”

“建议公共卫生单位探索建立‘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机制,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来自医疗卫生领域的市人大代表付涌水感叹,一些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人才不仅引进难,还流失严重。原因是广州市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固定绩效”不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建议进行改变。

付涌水指出,公共卫生单位承担着疾病防治防控、医疗保障和安全的重要职能,疾病控制、血液供应和安全、皮肤病防治等都与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但公共卫生单位采取公益一类管理,就连加班费、挂号费等都要从绩效工资总量里支出,导致做多做少一个样,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发挥,也制约单位发展。

“近年来,广州市的公共卫生单位,比如市疾控中心、血液中心、皮肤病防治所等,都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影响单位发展。”付涌水表示,因为人均绩效工资水平低,公开招聘岗位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导致业务骨干人才流失严重,并且难以留住现有人才,更难引进人才。

同时,这类单位还承担了重要的科研任务,但目前的科研奖励也是从绩效工资的总额中支出,如发表论文、科研成果的奖励等,这就意味着科研人员获得的奖金越多,其他职工的人均收入水平就会随之降低,既不利于科研发展,又会制造内部矛盾。

付涌水建议,广州作为华南医疗中心,可以先行先试,在公共卫生单位探索建立“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的机制,即参照基层卫生单位、市属公共卫生单位性质不变,依旧属于公益一类性质,基本工资、绩效、补贴仍由财政给予保障,但在绩效上实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实行工资总量与工作业绩挂钩,通过年度考核等,建立起适当的工资总量增长机制,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机场管理集团副总经理朱前鸿:

建议进一步提升广州北站的枢纽功能

“建议继续提升广州北站的枢纽能级,因为它是最具备打造空铁联运枢纽的一个火车站。”广州市人大代表朱前鸿表示,从全球范围看,以国际航空枢纽为中心,打造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是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大趋势,这也是广州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需要。

“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但从人们的感受来说,就是来得快、去得快。”朱前鸿表示,广州北站是外地高铁进入广州的门户,也是广州市内与白云国际机场最近的火车站,但广州北站的旅客想坐飞机必须到广州南站辗转来回,费时费力。

他建议,加快推进广州北站高铁枢纽化改造,并将其打造成为白云机场第四航站楼,依托高铁枢纽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叠加优势,申请建设全国首个空铁融合型经济示范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空铁融合型产业集聚和发展。

朱前鸿还建议,可以规划建设市中心城区到白云机场的点对点高铁线路,优化公路、地铁、城轨等线路衔接方式和功能,“这样旅客在白云国际机场将有丰富多样的交通选择。”

“我们需要把目光放远一点,着眼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未来。”朱前鸿说,白云国际机场2018年实现旅客吞吐量6974万人次,预计到2030年,将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同时,白云国际机场是国家定位的三大国际航空枢纽,是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的龙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源。

在朱前鸿看来,广东可以以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规划建设环珠三角地区的机场高铁环线,连接深圳、珠海、惠州、佛山等珠三角机场,促进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共建共享。

■统筹: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李应华 肖韵蕙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