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南站“接站难” 代表建议优化设计强化指引
日期:[2019-01-18]  版次:[A04]   版名:[2019广州两会]   字体:【

近年来,广州南站因交通堵塞、停车难、指示牌不完善等问题频频被“吐槽”。在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分组会议上,多位市人大代表集中反映南站“接站难”等问题。有代表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曾在南站外花了近3小时才接着人;更有代表直言,“广州南站成为广州‘难’站”。针对这些问题,代表们建议优化接站点设计,加强站内外指引,同时表示接下来将加强相关调研。

到南站接人花了近3小时

“南站接人太不方便了!”在昨天下午的分组会议上,市人大代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革化分享了自己一次近3小时的接站经历。

此前,张革化到南站接一位外国专家,本想着先到停车场停好车再进站接人,不料有的入口保安不让进,有的显示“满位”。由于出站口社会车辆接客区域没有明显的标识,她和专家都没办法说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

无奈之下,她只能让专家先打车到附近再会合,结果被的士司机以太近为由拒绝。“司机说最近只去暨南大学,专家只能打车到暨大,我开着车一路紧追,在暨大才把人给接上。”她坦言,从抵达南站到接上人,前前后后花了近3小时。“南站高铁是很方便,但在南站接人非常不方便。”

不仅是张革化,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策划总工蒋厚全亦表示,不仅是接站,乘客出站也是难题,下车后往往不知道从哪个站口出。特别是去年4月至7月,南站东平台南匝道实施封闭施工,前往该平台的旅客需绕道,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引,不仅影响乘客体验,也造成了东平台附近交通瘫痪。

“‘接送客’是日常生活中最体现人情冷暖的一件事情,做得好能让每一次离别和见面变得更加有温度,如果做得不好会给彼此留下许多烦恼。”蒋厚全说,这一问题让广州南站成为广州“难”站。

接客难或给黑车带来“商机”

对此,蒋厚全提交了《关于规范广州南站接送客的建议》。其中介绍,广州南站核心区约4.5平方公里,站内总面积约62万平方米,站外东、西广场面积约3万平方米,一层含地铁、地下停车场、地面通道共计96个出入口。

“然而,正因为广州南站面积大、通道多、地下停车场入口多,但是站内指引不清晰、周边道路网络复杂,往往让人有种‘进入南站找不着北’的失落感。”蒋厚全说,不仅是接送客难,南站还存在工作人员不足等问题。同时,由于接客难的现象,给了黑车司机“商机”,很多黑车司机公然在南站拉客做生意,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了解到,去年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组织便开展了关于加强广州交通枢纽站场服务管理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2010年至2017年间南站客流增长13倍,初建规模已难以适应近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客流。同时,南站公交总站及周边区域存在一些非法营运黑车拉客人员,干扰站场及周边交通秩序问题。

此外,张革化还发现,南站周围的路牌标识翻译不完全准确,不少是“中式英语”,对外国友人来说不好理解,亟待改进。

建议通过“智慧平台”推送交通信息

“广州南站作为核心交通枢纽之一,日到发旅客数量庞大,应在加强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乘客的乘车体验。”蒋厚全建议,南站应加强进出站的指引与站外指示,让乘客与接客的社会车辆能按标识轻松到达目的点,减少“对接绕弯”的时间。

蒋厚全建议,特别是在高峰期及修路时期,应广而告之封闭的入口和路段:在站内,广播和相关标识要及时,乘客落地就能明确哪个出口目前封闭;在站外,相关封闭路口前方500米左右应有明显的标识提醒接客的司机,避免绕路和交通堵塞。同时,为提高接送客效率、减轻交通压力,广州南站应建设“智慧平台”,让乘客和接客司机轻松通过APP或微信公众号,掌握南站附近交通和出口信息。

“广州南站作为华南地区最繁忙的站点之一,站内工作人员稀少。”蒋厚全称,希望培养一批年轻有活力的志愿者团队,能随时随地帮助指引乘客。此外,还应加强对黑车接客的管理和整治,定期排查,加大处罚力度。

张革化则建议南站优化提升接站区域的设计,包括停车场与站内的便捷衔接等。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