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种养扶贫产业 帮残疾夫妻“摘穷帽”
日期:[2019-02-07]  版次:[A03]   版名:[欢喜过大年]   字体:【
■韶关西约村贫困户叶秀娣和杨奕发在村子后山围鸡舍养鸡。

■叶秀娣在教杨奕发用微信给孩子们聊天。

精准扶贫让韶关市西约村这户典型的贫困户生活有了奔头

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2014年1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在内蒙古调研考察时的讲话。

【新春亮相】

灶头上的水壶咕嘟咕嘟冒着蒸气,氤氲从厨房飘出,罩在叶秀娣家的餐桌上。瓜子、砂糖橘、糖马蹄……今年春节,他们家的年货办得比往年都足,亲戚们围坐一起,欢谈过去一年村子里家家户户的好年景。“去年多亏了精准扶贫,我们的生活有了奔头!”叶秀娣家里的变化最大,也是这个粤北小山村巨变的缩影。她感慨万千,和前来拜年的亲戚聊起了“摘穷帽”的经历。

【脱贫故事】

不知不觉中 昔日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

一句话可以概括叶秀娣一家在这几年的变化:从2016年东莞扶贫工作队进驻韶关市西约村以来,叶秀娣一家在不知不觉中就达到了脱贫标准。

西约村临近韶关市区,是典型的农业村。村里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有耕地3000亩,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于种植优质谷和花生。

而另一方面,西约村集体经济较差,村民收入较低,收入来源渠道窄,贫困人口比例大。2015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只有4.85万元,主要来源于小型水电站资源管理费;有相对贫困户64户,人口125人。叶秀娣是其中之一,也是村中因病、因学致贫的典型。

今年42岁的叶秀娣和50岁的丈夫杨奕发都是残疾人,养育了5个子女。他们到处打零工,在两亩薄田里种些水稻做口粮,微薄的打工收入用来维持日常开销。

从2016年开始,东莞扶贫工作队对口帮扶韶关,叶秀娣是工作队精准帮扶的贫困户之一,工作队鼓励她养“益生鸡”、开荒种马蹄,叶秀娣生活一步步有了起色。

“双残疾家庭”曾经家徒四壁

什么是好日子?叶秀娣眼中,“不愁吃,不愁穿,有存款,住新房”就是全部内容。以前,她住在又破又旧的老房里,随着5名子女相继长大、入学,叶秀娣夫妇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大女儿金凤成绩不错,初中毕业时她见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就放弃了考高中,读了中专。”叶秀娣说,对于孩子如此选择,她一直心存愧疚。

叶秀娣记得,2015年大年初二寒风凛冽,姊妹们来她家走亲戚拜年,围坐在圆桌前吃饭,感受着呼呼的冷风,都为她担忧。看着家徒四壁的景况,叶秀娣倍感惭愧。

“我大姐最担心,劝我们不要住在危房里,要尽快盖新房。”叶秀娣说。

在老房子里又住了一年,眼看土屋摇摇欲坠,叶秀娣夫妇终于听从亲戚的劝说,举债30万元盖新房。

新房盖好了,夫妻俩欠下巨额债务。叶秀娣说,那段日子过得很煎熬。

大女儿金凤中专毕业了,成绩优异,校方劝她尝试一下高考,金凤二话不说就放弃了学业,孤身去广州,在一家私企做文员。“那一年,全靠金凤撑起我们家。她挣钱寄回家,这才一点点将债务还上。”叶秀娣说。

种养扶贫产业助他们“逆袭”

2016年,东莞市黄江镇扶贫工作队进驻西约村,扶贫干部经过调研,为贫困户“定制”了种植养殖扶贫产业,叶秀娣一家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

扶贫工作队为了激励贫困户自力更生,对贫困户“先帮扶,后奖补”。也就是说,扶贫工作队鼓励农户在家里发展经济产业和就业。走出去,动起来,每户每年最高可获得9000元补助。

扶贫工作队队员还帮村里的学龄儿童申请助学补助,一年可领取3000元补贴学费,农户不必为孩子义务教育阶段过后的上学发愁。

叶秀娣和杨奕发的生活从这一年开始变得忙碌。只要有机会打散工,他们就积极报名。他们还将村子后山的小竹林围作鸡舍养益生鸡。2017年底至今,他们家先后领了1000多只扶贫鸡苗。养鸡之外,夫妇俩还开荒种田,现在可耕种的土地已从2亩增至17亩。秋收水稻后,他们又种下马蹄,不让耕地闲下来。

2019年1月,马蹄收成,今年收获的马蹄有3000公斤,个头足足有两个1元硬币般大,又甜又靓。

叶秀娣一家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勤快人,每年收获的马蹄自然最多。马蹄丰收,叶秀娣辟出新房的其中一个8平方米的房间存放马蹄,马蹄堆成了小山。据扶贫工作队队员介绍,节后,叶秀娣手上的马蹄、走地鸡将由村里的合作社统一收购,预计收入超过6万元。

春节前收入大增添置电器

在产业、就业等多维度的奖励下,叶秀娣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她算了一笔账:2016年家庭年人均收入为9000多元,2017年增至1.3万元,2018年超过了1.5万元。也就是说,去年一年,他们一家七口,家庭可支配收入超过了10万元。

不知不觉中,叶秀娣一家已达到脱贫标准。“大女儿外出打工前,家里年收入还不到2万元,那时怎么也想不到我们能一年挣下(超过)10万元!照这样下去,我们肯定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她自豪地说。

今年春节前,叶秀娣买了一台42英寸电视机和一台冰箱。大年初一早上8时许,街坊邻居、村干部来到叶秀娣家里看望她和丈夫。“老杨、叶姨,今年算是过个好年了。”“替你们高兴!”听着祝福的话语,杨奕发不断点头,平时寡言的他,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儿。

“两年前,在旧居里,亲戚们还替我们着急呢!今年过年,来家里拜年的亲戚都替我们高兴。未来一年,我要努力挣钱,将盖房子的债务还清。”叶秀娣说。

【同题问答】

“学会用微信卖马蹄水稻

原来这就是电商”

新快报:2018年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叶秀娣:我学会了用微信,将家里养的鸡,种的马蹄、水稻发到微信上,驻村的扶贫工作队曾队长说,这是做电商。

新快报:2018年,你最想对谁说谢谢?

叶秀娣:对来自东莞的曾远东队长说谢谢,他很关注我们家,经常自掏腰包帮衬我买马蹄。

新快报:你今年有什么新计划?

叶秀娣:扩大养鸡场规模,挣更多钱。

新快报:你的新春梦想是?

叶秀娣:头一件大事是挣钱还债,盖新房子欠下的债务越来越少,快还完了。

新快报:新的一年想对亲人说什么?

叶秀娣:对我女儿说,在外面打工辛苦了,要好好照顾自己。

新快报: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你对祖国有什么祝福和期待?

叶秀娣:我们西约村有个口号:“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希望都奋斗出好生活。

■策划统筹: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潘芝珍 陈琦钿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宁彪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