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蔡显良:清代岭南篆刻进入了第一个繁荣时期
日期:[2019-03-03]  版次:[A10]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蔡显良书法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清代的岭南篆刻出现了不一样的发展阶段,而且发展迅猛,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蔡显良介绍,岭南篆刻之所以能够展露峥嵘,自身谋求发展是一方面。但主要还是善于学习借鉴,大胆吸收外来风格,他认为,“文人学者也加入到印学研究与篆刻创作当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印人,使清代的岭南篆刻进入到第一个繁荣时期。”

清晚期形成岭南印家个性艺术风格

收藏周刊:岭南篆刻在清代的异军突起,您怎么看其中的原因?

蔡显良:古代的岭南印章艺术起源很早,但汉魏至明代,岭南篆刻几乎是寂寥无闻,印人中能载入史册的名家极少。在沉寂一千多年后,岭南篆刻在明末清初接近江浙,并于清代晚期异军突起,即使不能与同时期江浙地区并驾齐驱,但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地域特色。岭南篆刻之所以能够展露峥嵘,自身谋求发展是一方面,但主要还是善于学习借鉴,大胆吸收外来风格,先是受到以余曼庵、徐三庚、常云生为代表的“浙派”篆刻的冲击, 继受黄牧甫“黟山派”的深刻影响,从而形成岭南印家的个性艺术风格。

收藏周刊:清代的岭南篆刻发展是否也能划分几个阶段?

蔡显良:清代岭南篆刻史大体可以分为两段,清初可谓冷寂,直到乾隆时谢景卿的横空出世,清代岭南的篆刻艺术才真正开启了自己的时代,进入到清代岭南篆刻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大约持续了一百余年,直到光绪八年(1882年),皖籍篆刻艺术大师黄牧甫从南昌来到广东授徒传技,岭南篆刻风气发生新变,可视为清代岭南篆刻的第二个阶段。

清代中叶,不少入粤名家与学者在粤地考证经史,传播学问,既推动了岭南经学与金石学的发展,也为岭南培养了不少人才。贡献最著者,当推翁方纲、阮元二人。翁方纲、阮元二人均寓居南粤长达八年时间,翁方纲编著《粤东金石录》,阮元编修《广东通志》,既推动了岭南地区金石学、经学的发展,也为岭南地区碑学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同样也对岭南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至此,岭南篆刻清代中叶在继承明人印风基础上远师秦汉,拓展了审美眼界,文人学者也加入到印学研究与篆刻创作当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印人,使清代的岭南篆刻进入到第一个繁荣时期。

黟山派成清晚期岭南篆刻的新兴力量

收藏周刊:第一阶段是否也存在标志性的发展高潮?

蔡显良:经过谢景卿、黎简以及谢兰生、尹右两代人的努力,清代岭南篆刻第一阶段的发展即将到达高潮。高潮到来的标志就是陈澧这位一代名家的降临。

岭南篆刻不但受到入粤金石学家的影响,更直接受到入粤篆刻家的影响。特别是浙派印人常云生、余曼庵的来粤,授徒传艺,更起了推动的作用。

在浙派印人来粤的这一早期阶段,也是清代岭南印章艺术发展的第一阶段的后期,而这一时段恰好是粤派印章达到高峰的一个阶段,其后随着大师黄牧甫的游粤授艺,由谢景卿开启、陈澧光大的粤派篆刻便逐渐走向了其发展的尾声。

随黟山派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清代晚期岭南篆刻的新兴力量和新进风格。

简介

蔡显良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书法研究所副所长,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岭南印社副社长。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