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提升学生经济素养正当其时
日期:[2019-03-20]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丁慎毅

据新华社报道,证监会、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强化对投资者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的统筹规划和规范指导。根据《合作备忘录》,教育部着力推动证券期货知识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体系。基础教育阶段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在相关学科课程和教材中有机融入证券期货知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设投资理财课程。高等教育阶段,鼓励有条件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证券期货知识相关课程,鼓励设置金融类专业的院校加强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合作,共同研究完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等。

提升学生经济素养正当其时。无独有偶,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王小川上交了《关于提升中小学生经济素养的提案》。王小川认为,从小接受经济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经济概念,培育绿色健康的消费观念,增强自身防范“校园贷”等类似风险的能力。

提升学生经济素养具有战略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的“绿色消费自觉”为经济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指导,也反映出国家在当代知识经济环境下对青少年经济素养提出的新的要求。

提升学生经济素养具有现实意义。新经济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缺乏对理财概念的意识,“校园贷”“学生网贷”等提前消费模式的盛行也给学生不理性消费提供了空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督促学习、羞于谈钱的传统家庭观念制约了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日益增长的财富与学生落后的经济素养意识形成了极大矛盾,不仅严重影响孩子未来对财富的管理能力,也对家庭的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隐患。

那么,经济素养如何进课堂呢?从道的层次上来说,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重塑经济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凸显家庭经济素养教育资源优势。从术的层次上来说,要把制定相关的课程标准放到重要位置。

提升学生经济素养应立足于经济常识的普及而非专业知识的学习,应该指向学生素养的形成而非知识点的掌握,应该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而非经济学概念体系的构建。尤其在较低学段,更应该围绕个人生活经验呈现课程标准。比如,学生作为一个消费群体,应该从“消费”入手牵引出“收入”这个概念。

提升中小学生经济素养应以学科融合、社团活动或者专门课的形式落实在学校教学中。也就是说,中小学生经济素养仍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要和其它方面的素质教育形式相应地融合起来。

提升中小学生经济素养,除了学校教育,还要特别重视家庭生活的经济素材。与学校相对抽象的经济情境不同,学生在家庭的日常经济活动中最容易接触和感受到真实的财富。经济生活是家庭最基本也是最真实的教育经验,家长的经济行为和价值取向对学生的经济素养影响最为直接。所以,家校合作在经济素养教育上显得尤其重要。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