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陈履生:董克俊先生追求自由自在的表达
日期:[2019-04-07]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封面]   字体:【
■董克俊作品

受访者:陈履生

中国国家博物院研究员

贵州艺术家董克俊先生于2019年3月13日去世,享年83岁。

上个世纪80年代的后期,“贵州现象”正成为美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1992年,我有了第一次去贵州的经历,经好友罗强烈的介绍,认识了董克俊先生和蒲国昌先生。

蒲国昌老师1959年从央美版画系毕业,董克俊老师并不是美术学院科班出身,而是正真的自学成才,因对绘画极其着迷,提起笔来,一画就是几十年。上世纪80年代,董老师的版画作品振动了当时萎靡不振的中国艺术界,他醉心于黑白艺术,黑与白是色彩的土壤,万物的精神。比如他的版画《乌蒙新市》《春返苗山》和《召唤》真正地反映了生活,是引起社会共鸣的作品。

董老师的艺术汲取了两大来源:一是少数民族,他认为“少数民族艺术中有一种很强悍的精神,比如威宁的彝族和大花苗,他们还没有改变的时候,我们看到那里的人都会感觉害怕,他们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但是人又特别好,朴素、厚道、善良,而且没有失去原始的野性。除此之外,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还有贵州的苗族和侗族文化、四川的传统石刻”。

一是西方现代艺术,他说:“大约在1978年或1979年,当时我看到一本书是贝尔的《艺术》,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1999年,董老师去了巴黎呆了大半年时光,并将整个绘画艺术梳理了几遍。董老师说:“我很关注毕加索,毕加索美术馆我去了多次。毕加索很伟大,他的出现引发了世界美术史的巨变。”

1988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董克俊版画艺术展》,当时美术界的评论热潮涌现。美术评论家夏硕琦先生就是以“热烈粗放雄强野性”为题评《董克俊版画艺术展》。在此展览之后,在艺术的探索中,董克俊感到在版画形式中想表达的思想已经到了一个完整的阶段,于是便开始思考更大的艺术突破,开始研究中国的国粹水墨画,在创作中结合西方先驱者的艺术思想,表现形式开始产生变化,便形成了上世纪90年代的水墨和重彩。

2015年3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命运的重量——一个艺术家大半个世纪的人生自传》是一本个人的历史回忆录,一个励志的人生故事。出版社这样介绍作者:董克俊,这位被美国的评论家称为“原始”的现代主义画家,建国后最知名的版画家之一,这位现实生活中的儿子、丈夫和父亲,在年过七旬之后,尽管深受眼疾困扰,仍然坚持用一支笔,在白纸上写着斗大的字,一笔一画地写出了命运的沉重或轻盈,选择的痛苦或快乐,历史的哑默或喧嚣。

如今在董老师不大的画室见到一批最新的水墨作品,我认为其追求自由表达和当代观念不亚于青年人。他仍然以火一样的炽热情感, 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表达, 向往一种博大的气度和力量感。

他说,命运是很残酷的,又是宽容大度的。在命运的重量之下,人生的成功会成为精神的象征。

(因版面所限,文章有删节)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