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AIE之父唐本忠:我最大的梦想是为祖国培养高端人才
日期:[2019-04-24]  版次:[A15]   版名:[爱国情 奋斗者]   字体:【
■中科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研究院院长唐本忠

“AIE能追踪癌细胞,贪吃的癌细胞最终会被AIE材料撑死……很牛吧!哈哈哈……”实验室里唐本忠兴奋又自豪地向记者讲述他的科研成果。他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AIE概念(聚集诱导发光),打开了发光材料一个全新的应用领域大门。62岁的唐本忠觉得,自己是和祖国一同成长起来的科研人。他坦言,如今最大的梦想,就是要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端人才,服务祖国的发展需要。

勤学善思 成为优秀科研人

1957年出生的唐本忠,从小天资聪慧,但也异常刻苦,高中时,常常就着一盏自制的煤油灯学习到深夜。1977年恢复高考时,唐本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化学系。

四年的大学生活,改变了唐本忠的人生轨迹。这四年,唐本忠收获了知识、友情与爱情,也收获了对“做人、做事、做学问”有着更深的认识:养成良好品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坚定目标,最终才能做出学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正是这四年打下的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为他人生后来的腾飞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1982年,唐本忠以优异成绩取得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专业学士学位,并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公费留学生,被教育部选送到日本京都大学攻读高分子专业博士学位。在加拿大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唐本忠同时被聘为日本NEOS公司中央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94年,唐本忠赴香港科技大学执教。2008年,他晋升为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并被国内外多所著名高等学府聘为客座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过千篇,获得各类荣誉无数。因其卓越的学术成就,2009年年底,唐本忠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聚集发光 打开一个全新领域

一直以来,发光材料在科研领域受制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很难大规模的广泛应用。

一个偶然的机会,唐本忠和团队在实验中发现了与之完全相反的现象——一类有机分子在溶液中不发光,聚集之后它的发光效率非常高。这个偶然的发现,引起了唐本忠的兴趣,通过深入研究它背后的规律,最终发现了可以聚集发光的分子体系,并提出了相关实现机制。

他将这种发光现象命名为聚集诱导发光(AIE)。这一全新的发现,是发光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原创突破,更打开了发光材料一个全新的应用领域。

十八年来,唐本忠和团队致力于这一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很多材料可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制备,不但成本低廉、易加工,而且可以经过简单的分子结构改变而实现对发光颜色的有效调节。这种发光原理还被应用到生物检测和生命健康科学等方面。如一些AIE荧光探针可以把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分开,并利用癌细胞对喜欢“食物”的贪婪,而在细胞内吸收越来越多,从而导致AIE分子聚集而闪闪发光。这样,就既可以做诊断,也可以做治疗,还可追踪癌细胞的扩散路径,实现可视化的展现。

毕生梦想 为祖国培养高端人才

教育,是唐本忠最重视的问题。

“我读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都是靠着国家的奖学金。”唐本忠还记得,他在大学靠着一个月18元的奖学金,过着相当不错的生活,大学毕业时,他还存了一点积蓄。而他出国留学,也是国家公派和支持。“所以,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我也不可能有今天。”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作为祖国大批公派出国培养的第一批“海归”,唐本忠认为,如果不是受到好的教育,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因此,他深深体会到,教育是可以造就人才的,而人才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作为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研究院院长,唐本忠对大湾区的发展充满着希望,他认为,大湾区将会成为一块吸引人才的磁石。未来,他希望能在研究院方面,将香港和内地两方面最好的教育理念融合起来,做有创意性的工作。“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要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端技术人才,将这些人才输送到高等研究院做尖端技术和产品,在大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赵春旭 ■专题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