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这个“五一”国际劳动节 致敬民政人
日期:[2019-04-30]  版次:[A06]   版名:[特别报道]   字体:【
●广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

●刘萍(广州市社会福利院)

●肖露(广州市老人院)

●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

●焦杨(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

●司马辉芳(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

●谢东芝(广州市社会福利院)

他们努力让羊城“老有所养”,他们是社会组织研究领域的“智囊”,她帮助多名收养人员回归社会,她给自己孩子买玩具时也想着什么的玩具适合失智老人康复训练,他驻村三年改善贫困村的环境……这些民政榜样散落在各个工作岗位上身体力行,让民政工作“有温度”,让市民幸福生活“有质感”。这个劳动节,向广大劳动者致敬,向“民政人”致敬。

■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通讯员 廖培金

为羊城百万老年人的 幸福生活发力

●广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

荣誉: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

截至2018年底,广州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9.3万,占户籍人口的18.3%,广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现养老服务处)作为承担养老服务工作的职能处室不断健全制度机制,连续9年推动将养老服务列入市委、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出台60份政策文件和3份地方性规范。

完善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每千名老人床位数提前实现国家提出的“2020年35-40张”的目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90%等;大力发展以“大配餐”服务为重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率先建立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制度等,将重度残疾人纳入养老“大配餐”服务体系,深化医养结合,大力促进“家政+养老”融合发展,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机构,积极探索“大城市大养老”模式,形成了一批引领全国全省的可复制可推广创新成果。广州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被民政部、财政部评为优秀,“广州市建立‘长者饭堂’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被中央改革办刊发推广,列入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议10个改革典型案例。

●刘萍(广州市社会福利院):

只有生命才能触动生命

荣誉: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

刘萍在2005年加入广州市社会福利院从事一线护理员工作,现担任青年区副区长。

在护理岗位上深耕十三年,她服务过的对象包括婴幼儿、青少年及中老年人,工作期间考取了护理员、教师、社会工作师等资格证书。

刘萍说:“做好护理员工作不容易,做好男青班护理员工作更难”。随着工作的深入,她认识到,照顾智力残障成年人除了保证基础的护理质量外,更要时刻留意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叛逆思维及行为需要及时予以疏导。于是她重新编排了工作流程及工作职责,灌输“规矩”概念,最后不仅成功帮助多名收养人员回归社会,还助推3名青少年获得到市残奥中心参加集训的机会。其中1名孩子还获得亚残运会硬地滚球双人赛冠军等多项国家级、世界级荣誉。

刘萍十分重视护理员的“传帮带”工作,通过采取一对一带教等方式培养、提携新入职护理员,平日里通过班会、在实际操作中为其他护理员提供技术支持。她认为只有生命才能触动生命,在最艰苦的地方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良性持续发展。

●肖露(广州市老人院):给孩子买玩具也能想到失智老人的康复训练

荣誉: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07年,肖露选择了到广州市老人院工作。初到老人院就在失智老人照顾中心工作,她的服务对象都是失智老人。作为一名康复员,她负责做好各种量表的评估,并为失智老人策划和实施康复训练,工作难度大、工作量繁重,但她没有退缩。2010年,她升任认知康复班长。

她总是把老人放在心上,耐心地教老人进行训练,直到老人学会为止。甚至为自己的孩子买玩具时,肖露也会想到哪些玩具可以买回去给老人做康复训练时使用,不断更新康复道具以提高康复训练的趣味性。针对失智老人的情况,她大胆创新园艺治疗、音乐治疗等5个服务项目,还对老人的生活环境进行改造。每次家属来探望老人,看到老人各方面的改变,总说,“我们子女做不到的事情,你们都替我们分担了,太感谢你们了。”

近年来,她发表论文《音乐治疗在认知康复中的应用》等,工作也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肯定,曾多次被评为院优秀员工,2017年及2018年连续两年获得“广东省优秀养老护理师”﹑“广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领域的“智囊” 荣誉:广州市先进集体

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简称“广州社研院”)成立于2014年10月,是国内首个由政府指导、高校合作、社会参与的社会组织研究院,并被评定为5A级社会组织。

广州社研院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和资源优势,为广大社会组织及行业专家学者搭建沟通互动的平台:参与起草10多份社会组织规范性文件;组织开展20多项社会组织课题调研形成专项研究成果;编辑出版《广州社会组织》刊物,定期出版《广州市社会组织发展报告》等;形成“菁英计划”“红苗计划”“成长计划”“同行计划”等四大类课程体系,成立四年来开展各类培训近150场,直接培训人数20000余人次。

目前,广州社研院已成为社会组织研究领域的专业智库、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支持平台、社会组织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及社会组织规范发展的服务载体。

●焦杨(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带领广州社联向社会组织之家进发 荣誉:广州市劳动模范

焦杨现任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广州社联”)秘书长、广州社联新闻发言人。

目前,广州社联尽心尽力打造广州市社会组织之家,已有单位会员447家,个人会员39个。焦杨在工作中,保持与社会组织沟通的渠道畅通,负责秘书处9个部门,对接10个广州社联专业委员会、12个内设机构和12个战略合作伙伴。

焦杨还入选广州市社会组织专家库成员、广州市民政局智慧团成员,荣获“2018年度社会组织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她带领团队承办了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等多个专项服务项目,发起成立了广州市社会组织发展基金、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基金等,出版了广东省首套社会组织培训教材等。

●司马辉芳(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三年尘嚣远 一心为民政 荣誉:广州市先进工作者

司马辉芳2008年进入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现任殡仪服务部副部长。司马辉芳带领同事做好“服务员”,助力殡仪服务部顺利完成遗体处理工作。

2013年至2016年,司马辉芳受委派赴梅州市参加对口帮扶工作,任务艰巨。司马辉芳到岗后迅速搭建驻梅州扶贫工作协调指挥平台,保障扶贫工作信息畅通及时。同时深入山区,扎实开展调研工作。

梅州三年扶贫,司马辉芳远离繁华都市,上不能照顾年迈多病父母,下不能照顾年仅三岁的幼子,背井离乡,奋战在扶贫工作第一线。经过努力,广州帮扶梅州145个贫困村任务顺利完成,他也在2016年被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广东省2013-2015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优秀驻村干部”称号。

●谢东芝(广州市社会福利院):从桃李年华到白发初现,用爱填补孩子内心的遗憾 荣誉:广州市先进工作者

2002年,年仅20岁的谢东芝进入广州市社会福利院从事孤弃儿童护理工作。谢东芝先后接收过患先天性心脏病、肿瘤等疾病的孩子,她都一一耐心照顾。

从业十七年,桃李年华到白发初现,她用爱填补了孩子们内心的遗憾。2018年,谢东芝将未满周岁的女儿交给家人照顾,连续在护理一线奋斗了48小时,做好未成年人的照料工作。工作繁忙不忘提升自我,她先后考取了多个护理员资格证书,还到西藏等地传授护理知识。因专业技术过硬,被聘为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八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孤弃儿童护理员职业竞赛裁判员。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