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他们的作品因懂劳动人民而闻名
日期:[2019-05-05]  版次:[A11]   版名:[收藏周刊·封面]   字体:【
■勃鲁盖尔 七月

■库尔贝 打石工

■米勒 拾穗者

■梵高 挖地的农妇

勃鲁盖尔、米勒、库尔贝、梵高、列宾都热衷现实题材

在欧洲美术史中,直接反映劳动场面或劳动人民的作品,几乎是到了16世纪才开始,这里不得不提的画家是勃鲁盖尔,他是欧洲艺术史上一直被誉为是“最早成功表现了农民的画家”。此后便是同样被誉为“农民画家”的米勒,他的《拾穗者》享誉世界,还有比他晚几年出生的现实主义代表库尔贝,以及后来有一段时间作为米勒的“追随者”的梵高,同样对劳动人民倾予极大的热情。■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月份劳作》系列画作是勃鲁盖尔

乡村题材绘画的经典代表作品

勃鲁盖尔是16世纪中叶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一位画家,在欧洲艺术史上一直被誉为是最早成功地表现了农民的画家。

《月份劳作》系列画作是勃鲁盖尔乡村题材绘画的经典代表作品,据艺术史记载,这一系列的艺术作品是由一位名叫尼古拉斯·约翰海林克的安特卫普银行家为他的私人别墅所订制的。内容有点相似于现在的月历,每一幅绘画都对应着一个季节,每一个季节都对应着与之相适应的乡村景象和农民劳作场景。作品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高度观察和细致思考,具有较强的人文情怀和世俗思想,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观察更是对处于现实世界的人,特别是农民的关注。

《月份劳作》系列中的《七月》画了手扛农具的农村妇女,七月正是豆角收获的季节,她们满载着豆角在乡间小路上行走着。远处是葱茏茂盛的树林和山地,淙淙的溪水在山间流淌,极具乡村风格特征的草垛也出现在画面之中,整幅画显得真实可感,十分细致生动。

《八月》也叫《麦收季节》,画面分两部分:左侧为农人卖力收割的场景,麦子与人齐高,农人弯腰劳作,远处有零星的小村舍、农庄和田埂;远方清晰可见教堂式的欧洲传统建筑。在画面的右下角,刻画了几位农忙后的农民,他们有的吃着午餐,有的依靠树木打盹,一副怡然自得的休憩状态,自然真实。画作另一个值得切入研究的是它的背景描绘,采用了向远处延伸的构图方式。

奥地利的艺术史研究学家德沃夏克在他的《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中对此系列的画作了如下评价:“无所不能的大自然,其中的劳作者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大地的产物。”

勃鲁盖尔认为:“农民在田里的活动才是最能体现农民价值的。”勃鲁盖尔不仅凭借着对事物细节的观察为后人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尼德兰乡村画卷,而且他的这种古朴率真的画风影响了之后的其他乡土绘画艺术家。

米勒以凝重质朴造型

极富表现力地塑造平凡人物

米勒是一位一边手拿画笔,一边面朝黄土背朝天度过一生,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被后世称作是法国19世纪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作为巴比松画派的一员,他尤其以乡村题材的农村风俗画留名艺术史。

米勒一生专注于乡村题材的农民绘画,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他通过对劳动者的辛勤劳作,家庭关怀去感染观者、去打动观者、去激发他们内心最深处的人性。

米勒在1851年的一封书信的内容,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崇拜:“在大地上,你看到那些人在又挖又刨地辛勤耕耘。你时时能见到其中某个人伸直腰,用手背擦去额头上的汗水,难道这就是某些人要我们相信的所谓‘愉快而嬉戏般的’劳动吗?然而,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人类,这才是壮丽的诗篇。”

1857年米勒完成了他的经典作品——《拾穗者》,这幅画中描绘了三位身着简陋、体态浑圆的典型乡村妇女正在已经收割完、平平无所剩的麦地里弯腰拾捡麦穗的场面。暗黄色的色调总给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感觉,米勒以凝重质朴,造型简约的概括力,来极富表现力地塑造平凡人物,三名农妇分别戴着蓝色、红色、黄色的帽子,衣服也是主色调,牢牢地吸引住了观者的视线,她们体态健硕,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农妇皮肤黝黑又粗糙,可以看出她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是终日辛苦劳作的农民。

米勒同类作品,而且成为经典的还有《晚钟》《剪羊毛》等。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是描写现实生活的纪念碑式杰作

法国著名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生在法国奥尔南这个乡村。年轻时在巴黎学习绘画,与巴比松画派结下了友好的关系,并受其深刻的影响。

库尔贝关注劳动人民的作品《打石工》可以说是美术史上绕不开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描绘了采石工人正在劳动的一个场景,画中人物几乎与真人一样大小,可以看出库尔贝用意是为了对当时上层贵族及其题材的反叛,毕竟在当年能享受被画同等大小的权利,只有贵族能享有,因此,这幅作品出来之后,在欧洲贵族圈层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据资料显示,画面内容是库尔贝在路上亲眼看到的情景,他对此情景印象深刻,深受触动,后邀请两个工人到画室做模特儿,面对真人写生完成。库尔贝曾写信给朋友说:“情节发生在烤人的太阳下,在道旁的沟边……这儿丝毫没有虚构的东西,我亲爱的朋友!我每天散步时都看到这些人,而且这个阶层的人们往往就是这样度过一生的。”“比这更充分地表现出贫困的场面,是不大容易碰见的。”这也就是他要表现的主题。

比库尔贝晚几十年出生的后印象派画家著名代表人物梵高,虽然学习绘画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其早期学画,同样对现实主义题材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大多数人知道梵高,可能因为他的向日葵或者自画像,但他笔下的劳动人民题材作品,同样可圈可点。例如《泥煤田里的两个农妇》《种土豆的农夫》《种土豆》《朝右的织工》等等,都是当时劳动人民正在劳动过程的定格与现实写照。

同样享誉世界的现实主义题材,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可谓家喻户晓,让人印象深刻,这也是画家的成名之作。当时,美术评论家给予其极高的评价:“列宾是同果戈理一样的现实主义者,而且同果戈理一样具有深刻的民族性,他无比勇敢,扎进了人民生活、人民利益以及人民的喜、怒、哀、乐现实的最深处……”

这幅画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其在俄国画史上具有进步的革新意义,成为俄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有研究者认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实属一幅描写现实生活的纪念碑式的杰作。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欧洲乡村题材绘画和农民形象表现的三种风格——以勃鲁盖尔、米勒、梵·高为例》《伟大的农民画家米勒》《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成因》《农民画家米勒》《论<采石工>与库尔贝现实主义的风格和形成》《理念的先行者——库尔贝》《从勃鲁盖尔与米勒谈西方乡土绘画艺术》等学术文章)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