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让博物馆越来越智慧
日期:[2019-05-12]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连晓芳(中国文化报记者)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尖端的物联网通过WIFI连接云服务平台,当有参观者靠近并停留时,现场的微型传感器便会进行智能判断和智能化过滤,并上报到后台管理系统,最终形成准确的客流数据,这种大数据客流分析系统让博物馆的管理工作更加便利。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智慧型服务机器人承担着导览和讲解任务,在降低劳动成本的同时,由于其具有人脸识别功能和VR技术,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水下考古,加深对水下考古的认识,感受到更强烈的视觉震撼。

时下的博物馆正在变得越来越智慧。

我国目前有近7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可移动文物和5136座各类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超过2万个,参观近10亿人次。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文化服务供给仍存在差距和不足。

如何盘活博物馆资源,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还需要从公众的需求开始做起。这已是博物馆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

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副馆长杨源看来,博物馆对展品和观众的信息进行精细化管理,这些都属于智慧博物馆的范畴。“智慧博物馆是近年来在数字博物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更是当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她说。

杨源认为,相对于传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以系统化的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利用互联网的支持提升公众服务,以高科技的展示方式提升公众体验,以文物数字化优化藏品保护。总体来说,就是对服务、管理、展示、保护、体验的智慧升级。

如今,博物馆展厅里出现机器人已经不是稀罕事,但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展厅里,巡展机器人不仅承担导览员的职责,而且发挥智能保安作用。它可以在现场按照预定好的线路进行巡检,有效解决安保人员脱岗、漏岗等问题,为博物馆提高效率。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副馆长林冠男认为,文物的智慧保护应用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文物本体监控平台,二是文物运输安全实施监测平台,三是文物外展监测平台。在文物运输方面,该馆做了多次实际检测,运用动力传感技术,降低文物运输安全风险。“整个线路全程都有记录,让工作人员能够提早预设线路,避开一些危险地段,在整个运输过程,保证文物数据全部实时记录,最后出具各种分析报告,厘清各方责任,避免危险事故发生。”她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欧敏行认为,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博物馆需要更多地采用创新的方式来保存藏品和进行文化传播。“借助数字化技术来进行展览宣传教育和多媒体交互是智慧博物馆的主要理念。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能够使人们与文物和遗址进行更好的互动。未来希望博物馆之间互相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对话,提高公众意识,更加能够激发博物馆的潜力。”她说。

当下,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正在探索智慧化转型。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根本动力,一方面是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需求;另一方面,全球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也为博物馆的智慧化提供了可能性。

2018年初,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动了“智慧国博”项目,目标是到2021年初步建成设施智能化、数据融合化、管理高效化、服务精准化、安防协同化的“智慧国博”建设运营服务体系,旨在消除内部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各系统间信息共享。

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单威表示,在智慧博物馆建设方面,应当建立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促进馆际数据联通、应用和借鉴。同时还要加强人才合作,联合培养专业人才。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