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贝聿铭:我致力于探索一条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
日期:[2019-05-19]  版次:[A12]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美国大气研究中心

■法国卢浮宫项目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

■中银大厦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近日离世

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于2019年5月16日离世,享年102岁。出生于广州,入读上海贵族学校,远赴重洋到海外深造,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到2006年在老家苏州建造的苏州博物馆,贝聿铭70多载的职业生涯的关键在于,他是一位以工程学为根基并牢牢地抓住艺术和文化的灵魂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他曾言,“我致力于探索一条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生于广州,成名海外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于广州的大户人家,后入读上海贵族学校,随后和很多上流社会的子女一样,于1935年远赴重洋继续深造。最初,他就读于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专业,但由于贝认为自己的绘图技术不及同学,因此放弃设计师的梦想转投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工程。1940年,贝聿铭以优异的成绩从这里毕业。1942年12月,贝聿铭正式入学攻读哈佛的研究生学位。

当时美国很多建筑学院仍然忠实于学院派风格,其根基是古典作品和规律性。随着现代主义的流行,这种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正被先锋派逐渐摒弃,其中一个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德国包豪斯学派的先驱格罗皮乌斯,他来到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担任建筑系主任。

格罗皮乌斯让年轻的建筑师们清扫一切陈词滥调的传统美学,致力于一个充溢现代元素和社会进步观点的项目,以此来“改变世界”。这时候的贝聿铭,正是年轻的建筑师之一。

尽管格罗皮乌斯推崇对于结构绝对“诚实”的表达,反对一切附加装饰的过于极端的观点,但贝聿铭却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毕业设计。

工程学背景保证了设计创新力

1948年,31岁的哈佛大学建筑系助教贝聿铭,离开安静的校园,从他居住的波士顿剑桥小镇来到大城市纽约。他与大多数毕业生从身边关系做别墅案例不同,他选择了到地产开发商里做住宅项目设计师。向贝聿铭伸出橄榄枝的,是作风张扬、嗜抽雪茄的纽约开发商威廉·齐肯多夫。尽管贝聿铭在接受这个邀请时面临巨大的压力,但他在齐肯多夫旗下却得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丰富社会知识和经验的锻炼”。建筑评论家卡特·怀斯曼在《贝聿铭全集》的前言里甚至用“对于年轻的贝聿铭来说,齐肯多夫渐渐地成为了一个父亲似的存在。”

但随着齐肯多夫经营问题的逐渐显现,贝聿铭决定自立门户,成立贝聿铭联合事务所。

成立事务所接到的第一个具有影响力的项目是(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项目(NCAR)。当这个项目顺利竣工后,为贝聿铭带来的除了名声大振之后,还带来了另一个决定其职业生涯的重要项目——肯尼迪图书馆。尽管这个图书馆后来经过了一系列的波折,也因波折而导致图书馆正式竣工的模样跟建筑师最初的想法已经大相径庭,但肯尼迪夫人却平静地评价道,“能做的我们都尽力做了,其他的就随它去好了。”

不管这个结果是否尽如人意,但这个项目确实将贝聿铭的事务所推到了建筑界的顶端。但不如意事也从不缺席,因为合伙人负责设计的汉考克大厦出现玻璃质量问题,使得刚刚有点名声的事务所遭遇巨大的创伤。后来起到力挽狂澜于既倒的作用的项目,当数被誉为“后现代建筑史的重要纪念碑——国家美术馆东馆”。东馆精湛的几何构图、丰富的选材和天衣无缝的细节设计正是归功于机会、天才和财富的完美结合。

卡特·怀斯曼认为,“贝聿铭自己的工程学背景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事务所在极具设计创新力的同时,又具备同行难以比拟的技术服务水平。”

“在卢浮宫项目上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投入”

在肯尼迪纪念图书馆上经历的各种斗争,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上和梅隆合作建设博物馆的经验,以及他在香山饭店项目中对文化遗产做出的探索各种经验的结合,为他在接到时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的邀请时,一切都变得心思缜密,但又运筹帷幄,“在卢浮宫项目上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投入。”卡特·怀斯曼写道。

但和巴黎铁塔一样,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方案同样遭遇了各方的异议,甚至有法国媒体声明,这对于神圣的卢浮宫来说,是“残酷的暴行”。但在1989年3月29日剪彩的时候,人们为贝聿铭鼓掌,全世界的媒体都为他的作品叫好。第二天,公众蜂拥而至,以前的争议和羞辱被人遗忘了。

西式花园用来做运动

中式园林习惯闲庭信步

继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和北京中银总部之后,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在自己的故土中国设计的第四件作品。和中银总部一样,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和自己儿子的公司贝氏建筑师事务所合作完成的。从很多方面来说,这是贝聿铭有意给自己的老家苏州留下的一座文化遗产,内里既有古迹珍宝,又有颇具趣味的现代艺术收藏。

贝氏家族在苏州的历史已超过600年,可想而知,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对于贝聿铭是具有非凡的意义。贝聿铭选择用灰泥、石材和瓦片,颜色定格在灰白结合,目的在于他把苏州博物馆定义为“文脉主义建筑”,事实上,梳理贝聿铭的建筑作品可以发现,从卢浮宫到苏州、多哈,作品本身都有一种延续性,重要的是这并不仅仅是风格上的,更是一种“探索文化的精髓”的暗线。

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里,水的运用被贝聿铭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贝聿铭说,“中式园林包括三个主要元素——水、石和植物。草坪并不是一个中式概念,中式园林也不是像西式花园一样用来做运动的。人们习惯在园林里闲庭信步,流连忘返。小孩子们可以在里面探险玩耍——小时候,我就很喜欢在家里的园子里玩捉迷藏。作为一个博物馆来说,我们不想让人们游荡到院外,而是想把他们留在园中。博物馆里的茶亭是游客的偏爱,开馆后就数这个茶亭和紫藤园最受人欢迎。”苏州博物馆里到处充溢着对中式传统的借鉴。

1983年,贝聿铭被授予普利兹克奖,评审团对这位善用光线、空间和几何图形的建筑师评价称:“他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简介

贝聿铭

(1917年-2019年),祖籍苏州,出生于广州,世界著名建筑师,第一位获得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的华人。

贝聿铭语录

中国文化对我影响至深,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我很高兴有幸在中国参与了几项设计,从早期的香山饭店到近年的苏州博物馆,我都致力于探索一条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中国建筑的根可以是传统的,而芽则应当是新芽,这也是中国建筑的希望所在。我所做的仅仅是一点尝试,我对中国年轻的建筑师们寄予厚望。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