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技巧为感情与内容服务 在舞台上需要随心而动”
日期:[2019-05-23]  版次:[A07]   版名:[领读中国·书香岭南]   字体:【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文化学会会长周建平博士

■全民悦读全国朗诵大使、广东省“最美阅读声音”奖获得者牧言

“未来领读者”全民阅读大赛海选报名即将结束,大赛评委分享阅读故事和朗诵心得

从4月开始,由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州市文明办任指导单位,新快报联合ZAKER在广州掀起了一场“领读中国·书香岭南”的全民阅读盛宴。作为该活动的重磅赛事“未来领读者”全民阅读大赛,自4月30日正式启动海选报名以来,就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

5月23日,“未来领读者”全民阅读大赛海选报名将截止,随后举行城市决赛。在即将开锣的比赛中,大咖评委们着重关注选手在舞台上哪些方面的表现?选手们该如何巧妙得分?新快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本次比赛的两位评委,他们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为选手参赛支招。“技巧是为感情与内容服务的,在舞台上需要随心而动。”一位评委如是说。

朗读需要忘我投入 做到人书合一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文化学会会长周建平博士——

周建平专攻中外文艺体制和文化产业研究等领域,每年都受邀前往全国各地,为广大宣传文化干部、文艺和媒体工作者、高校相关专业开展高端文化专题演讲。他的讲座把理论变为故事、用故事承载思想、以思想激发情怀,图文并茂、案例详实、睿智风趣,从战略层面、学术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深受听众好评。作为本次“未来领读者”大赛的评委之一,他为选手准备了贴心的建议:朗读需要忘我投入,做到人书合一。

高中曾溜进图书馆偷书看

谈及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周建平分享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两件趣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念高中的周建平和他的同学入住一个由老旧图书馆展览厅改建而成的宿舍。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经常溜进图书馆内偷书看。“在两年内,我们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经典。当老师发现我们偷书看时居然没有惩罚我们,甚至流露出惊喜。”周建平说,这段经历令他受益匪浅,阅读为人生事业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母校80年校庆的时候,他应邀回学校演讲时还特意分享了这段趣事。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973年,那一年周建平高中毕业。一位老师送给他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并对他说:“你下到农村,一定不要忘了学习,将来文化知识总是有用的。”周建平在农村时,做完了丛书里的习题。恢复高考后,他考上了中山大学本科,这位老师则成了中山大学的研究生。周建平说:“一次不经意的赠书,深刻地改变了我的人生。”

读书要泛读和精读相结合

周建平表示,读书需要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现在,他每周去广州购书中心两三次,了解最新的资讯和动态。他认识这种阅读是浏览,不需要精读,而是杂读。

精读主要是阅读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图书。“我专攻的专业是文艺管理与文艺政策。研究文艺管理时,我需要阅读很多中外关于文化的理论,了解各国文化历史的流变。”周建平说,精读还需要有所侧重,“我对艺术史、文明史、文化史论是反复阅读甚至记诵”。

他表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以历史知识为支撑,阅读历史类书籍可以获取有根底的考据、论据,在阐述自我观点时便可以引经据典。

历史类书籍浩如烟海,版本众多,该如何挑选呢?周建平特别推崇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章太炎的《国学概论》和冯天瑜所著的《中国文化史纲》等。他认为,这批近代学人写的书很薄,但非常精到,很有思想、见解,也很容易记。

朗诵要选择高品质的作品

作为“未来领读者”大赛的评委,周建平对选手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选手选择的朗诵作品要有旋律和节奏感,文艺品质要高,朗诵起来才能韵味十足,充满情绪流动;其次,朗诵作品还应契合选手本身的性格气质,否则选手很难融入到作品中;再者,在舞台上不要为演而演,需要忘我投入,做到人书合一。

“央视播出一位70岁老人家朗诵余光中的《乡愁》,似乎絮絮叨叨,平淡无奇,但目光如炬,神情专注,感人至甚;另一位年轻选手的朗诵则带有朗诵腔和表演腔。他们都收获了掌声,到底谁朗诵得好呢?”周建平解释,显然是老人家的朗诵更能打动人,真正的朗诵是引而不发,融入生命体验、人生经历与思想感情,是娓娓道来,而不是故作姿态拉高腔调。

此外,他强调,朗诵是建立在对作品的理解基础上,作品的思想内容永远放在首位。“内容一旦真正拥有,文采、韵律和神韵就有了,自然能打动人”。

倡导回归传统阅读 领略文化传承

全民悦读全国朗诵大使、广东省“最美阅读声音”奖获得者牧言——

“刻舟求剑、孔融让梨等成语故事家喻户晓,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世界观、价值观。”牧言回忆称,小时候他的奶奶、母亲和老师经常会讲一些寓意丰富的成语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他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他也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愿意朗读故事与同学分享。 牧言倡导回归传统阅读,领略文化的传承。

在当前碎片化的阅读时代,阅读的时间被切得非常细碎。牧言坦言,比起传统阅读,手机阅读获取信息更为方便快捷,而且获取的信息量更大,这引起了他的反思。“碎片化阅读对孩子构建一个成熟的思考体系是不利的,我们需要倡导回归传统阅读,拿起书本品读字里行间的精神,领略文化的传承。”他建议,读者要结合自身的阅读需求,运用传统阅读与新媒体阅读两种阅读方式,在保持对信息的敏感度同时,有选择地深度阅读,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牧言去年担任了“未来领读者”大赛的评委,他特别赞同“未来领读者”的比赛形式——选手需要在舞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是对读过书籍的一个总结与整理,背后是思维模式建立的过程,分享也能起到领读的效果。”牧言表示,作为评委,他首先会看选手所诵书籍或文章的立意是否较高;其次是语言组织能力强不强,能否做到言简意赅;第三是回归阅读本身,能否与读者产生共鸣。

他认为,选手对自己所诵书籍有所感悟,有所升华,这样的朗诵才是优秀的。他举例,去年大赛中有一个小选手朗读了一个与奶奶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他感受到尊老爱幼的美德传承,令他印象深刻。他建议即将参赛的选手,不要太看重朗读技巧,而是要回归到朗读本身。

“技巧是为感情与内容服务的,不要盲目使力,选手要把朗诵的书籍读懂读透,把从阅读中收获的东西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牧言说,“由心而说,呈现出来的东西和刻意为之的是不一样的,舞台上需要随心而动。如果不知道怎么动,那么宁可不要动。”

“领读中国·书香岭南”

指导单位与合作伙伴

●指导单位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合作单位

广东省文化学会

华南理工大学

●协办单位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全民悦读广东阅读分会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

●支持单位

广州购书中心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战略合作

泰康人寿广东分公司

●特别合作

碧桂园集团广清区域

●项目合作

广州万科企业有限公司

●活动合作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广州必胜客

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

■专题策划:新快报记者 林牧 陈红艳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