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南雄倒数村逆袭全市第一
日期:[2019-05-31]  版次:[T31]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谢云峰(右二)在村委办公室与村干部和县扶贫办人员交流工作。

■贫困户刘志全通过危房改造项目喜迁新居。

■谢云峰在村民家走访。

广东省药品监管局驻南雄市葛坪村第一书记谢云峰

三年帮扶始终牢记服务于民的初心

小涵同学今年读2年级,小伙伴们却从未见过她的爸爸,“你爸爸在哪里?”同桌问她,小涵毫不迟疑地应答,“我爸爸在山里,他在扶贫。”

小涵的爸爸叫谢云峰,广东省药品监管局(下简称省药监局)干部,2016年受命入驻南雄市澜河镇葛坪村担任第一书记,将南雄贫困程度最深的相对贫困村打造成扶贫考核中全市208个村的第一名。坚定、顽强、果敢、忠诚……23年军旅生涯在谢云峰身上烙下鲜明印记,在葛坪村的脱贫攻坚战场上,他既是谋篇布局的指挥官,也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翻山越岭识真贫

乘车从南雄市区出发,一路向北进入澜河镇山区,40公里道路要走90分钟。最难走也最耗时的一程,是从澜河镇到葛坪村的6.5公里山路。

2016年4月25日,谢云峰第一次驶上这条山路,也在这个角度,凝目注视他将扎根的村落,但当年的路更窄,还没有完全硬底化。虽然入村前已有思想准备,但身在其中亲眼所见,比各种数据更令人震撼,“真的很穷,村委办公室都是危房,钢筋剥落。”谢云峰第一次感受到压力。

对接工作后的第九天,谢云峰天不亮就从广州出发,开一辆皮卡车拉着行李,正式驻村摸查情况。随后的32天里,谢云峰翻山越岭,走遍散落在深山的19个村小组,一一核实贫困现状,分析贫困根源。有些贫困户白天家里没有人,他就打着手电筒拉上村主任朱龙晚上去。“天气好的话,一天马不停蹄能走访七八户,下雨天脚下沾满泥,抬脚都困难。”朱龙说,谢书记用行动诠释了新时期扶贫干部的品质,“对工作非常负责。”朱龙由衷称赞,谢书记不仅是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第一书记,也是葛坪村“两委”班子学习和效仿的优秀干部。

完成摸查后,熟知惠农政策的谢云峰首先将可享受政策,却因各种原因未落实政策的人筛选出列,协助他们提交申请获得应得补助,再结合实际,为葛坪村51户贫困户、144名贫困人员建档立卡,开始谋划葛坪村的脱贫攻坚战略。

精挑细选种仙草

谢云峰了解到,葛坪村有种植仙草的经验,但没有技术和销路,是终结葛坪仙草种植的根本原因,“有条件种,技术和销路的困难,可以想办法解决。”谢云峰专门去韶关学院拜访专家“恶补”仙草知识,并联系到福建一家种苗中心,预订了500多亩仙草秧苗。销路也很快有了着落,广药集团旗下一家凉茶生产企业与葛坪村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保证种植仙草的农户不亏本、不滞销。

解决了产销问题,但吃过“仙草亏”的村民仍犹疑不决,“我早几年也种过仙草,最后是赔钱告终,很多村民和我有一样的顾虑——再种,真能提高产量?保底销售?”朱龙说,让他意外的是,谢书记在栽种前夕搬来“救兵”开动员大会,省药监局领导、收购企业老总、业内专业人士……一排分量级人物为村民答疑解惑,瞬间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朱龙仍记得,动员大会后,运抵葛坪的500多亩秧苗被认领一空。2017年春节后,寒意尚浓的山洼里,葛坪村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耕种景象。

第二年,亲眼见过企业大货车入山收草、贫困户欢喜点钱的村民争先恐后报名申领仙草秧,周边5条村庄也被带动,葛坪村及周边的仙草种植面积翻了一番,达到1000余亩。

“我打理400株三华李,还养了100只胡须鸡,所以只种了1亩仙草,去年也有4000多元收益。”贫困户刘志全和妻子都是肢残人士,他们的胡须鸡也是省药监局的扶贫产业,鸡苗由扶贫资金引进,省药监局工会包销所有出笼肉鸡。

刘志全的新居是危房改造款打底开建,100多平米的敞亮布局,客厅里摆放着一整套木质家具,“家具是省药监局送的,还有几万元欠款,但我有信心几年就还清。”一提起谢书记,刘志全就话匣子大开,“他天天来看我的鸡养得好不好,教我怎么打理三华李,看他更像是种田的专家!”

据理力争收电站

被葛坪村民津津乐道的“水电站回收事件”,也和谢书记有关,这是一件关乎全村人利益的大事,朱龙说,如果不是谢书记,葛坪村的水电站还在为别人挣钱。

时间退回至1987年,葛坪村委贷款20多万元修建了一座水电站,想作为村集体资产发展创收。不料,水电站运营两年多便遭遇山洪,设备遭到严重破坏不能发电,也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只能转让经营权给个人独资企业,每年收取1.3万元承包费。

谢云峰驻村盘点账目时发现水电站,他马上“多一个心眼去了解”,“年平均发电量57万度,毛利润超过20万元。”他说,对一个山区村来讲,这是一笔稳定又不菲的收入。他决定回收水电站。

历时9个月,谈判经十多次交锋,进展缓慢,直到谢云峰发现这座村集体资产被私自篡改为承包方个人资产时,局面有了转机,但仍艰难。

朱龙记得,有一次在村委谈判,对方指着谢书记鼻子大骂,威胁他是“外乡人”,小心给自己“找麻烦”。谢书记当即拍案而起,怒喝道,“我是一个人?你看不到我身后有2300多个葛坪村村民?”

2017年3月16日,葛坪村水电站顺利收回,全村人欢欣鼓舞。

省药监局自筹资金更新机组,发电量提升20%。村集体经济因此壮大,每年增收30万元, “山顶柑桔戴帽,山腰土鸡飞跑,山下仙草环抱,电站稳定增效”的立体产业帮扶模式成效明显。

对话

“基层扶贫干部不同的是姓名,相同的是服务于民的初心”

记:在葛坪村工作3年多,是否有遗憾?

谢:我完成了补短板的任务,是雪中送炭,但葛坪村的农特产品还没有做出品牌,这是我的遗憾。下一步的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还有更优秀的同志来接棒。我所做的一切,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对得起葛坪村老百姓,这是我欣慰之处。只是对不起家人,没关系,这个课我可以补。但如果有愧于葛坪村,就没有机会和时间补救,会负疚终生。我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这里努力过、奋斗过,对得起我胸前的党徽。

记:你的任期进入倒计时,已经开始交接工作。听说很多村民在探问您的卸任日期,您却嘱咐村两委干部不要透露?

谢:(笑)是,我不让朱主任他们说,是想悄悄地走。很多乡亲跟我打招呼,让我走前一定到他们家吃顿饭,还说要一起送我。我害怕那种离别的场面,不想给大家添麻烦。我也跟村干部们承诺过,我会一直关注葛坪村,关注他们。

记:您觉得扶贫干部在贫困村的最大作用是什么?

谢: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辐射更多人。所有服务于基层的扶贫干部,不同的是姓名、面孔,相同的是服务于民的初心和对党的忠诚。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