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黎向群:黎简开启了岭南金石书法的风气
日期:[2019-06-09]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受访人物 黎向群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书法史副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工作指导服务组书法教育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书协理事,岭南印社副社长。出版有《岭南历代书法名家》《岭南篆刻》等著作。

■黎简 “孝弟通神明务先根本,言行动天地慎尔枢机”

■黎简书法 释文“春衣白袷骑青骢,浅浅平芜淡淡风。遥见蛮姬斗歌处,四山纯碧木棉红。江头杨柳风乱吹,蔷薇今开桃已飞。他乡近迫清明节,无若青山总慈归。”

■张锦芳 开卷群言守其雅,抚琴六气为之清

在岭南书画史上,黎简是承前启后、艺术成就最为杰出的一位。他的书法取法二王为主,旁及唐宋名贤法帖,著名学者黎向群认为,“虽然冯敏昌是碑派书法的先驱,但黎简则是岭南书风的推动者,他继承了岭南帖学传统,还开启岭南金石书法的风气。”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黎简诞生于书香世家

从小受良好的教育和浓郁文化熏陶

收藏周刊:在岭南书法史里,黎简是否值得一书?

黎向群:在岭南书画史上,黎简是承前启后、艺术成就最为杰出的一位。历代书画家不乏其人,唐代的张询,宋代的白玉蟾,明代的颜宗、张萱、林良、李孔修以及同时代并称的张锦芳、黄丹书、吕坚以及谢景卿、梁枢、吕翔等人的诗书画艺术都很有成就,但他们的声名远远不及黎简。

收藏周刊:可以先讲讲黎简的出生情况吗?

黎向群:黎简的故乡顺德,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和人才辈出的地方。

家学渊源,曾祖父名秉忠,祖父超然,均为国子监生。父亲黎晴山,没有功名。年轻时,在广西南宁一带经营粮食生意,即米商。黎晴山虽是一位儒商,但喜欢文学、诗词歌赋、游山玩水。他住所坐落在达磉山庄,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他在当地组织了“五花洲吟社”,与外来以及当地的文士墨客相互唱酬。由于他从事商业,有经济基础来支撑着诗社活动。他定期组织社友及诗友游山玩水、聚会雅集、吟诗论道。他实质扮演了当地诗坛领袖的角色。黎简就是诞生在这样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浓郁文化熏陶。

收藏周刊:黎简具体在哪些方面受到父母的影响或者指导?

黎向群:他出生于广西南宁,母亲雷氏为县南三官堡达磉村人,斯地乃汉、壮两族之杂居地。自幼在父亲的指导下,躬读圣贤书和习字。10岁便能赋诗属文,有“神童”之誉。由于黎简的父亲喜好游山玩水的原故,也常常携他同行,目的是增长他的见识,并指导他作诗文。黎简在34岁以前,遍游了岭南(指广西、广东两地)、云贵、湘、鄂的名山大川,为他日后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此段经历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黄丹书谓“君足迹不逾岭,海内名士想望风采,咸以不获一见为恨”。指的是黎简27岁返粤后不离开岭南。近人对其生平事迹不甚了解,容易混淆,多有其“足不逾岭南”的论调,论粤诗,更有“不出其乡黎二樵,江山文藻太萧寥”的荒谬之句,难道黔桂山水之雄奇,湘粤岳之壮丽,还不足以诗人画家孕育性灵,开荡心胸吗?

自刊“小子狂简”“狂不可及”两枚印章

收藏周刊:据闻黎简性格也异于常人?

黎向群:黎简性格狷介,不偕时俗,有犯上的行为。他自刊“小子狂简”、“狂不可及”两枚印章,早早为自己贴上 “狂士”的标签,毋须后人为他费思量。因此,现在的学者将之定格为“奇人”和贴上了“狂士”的标签。

黎简厌恶八股文,无意科考,却碍于父亲和家庭的压力,也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乾隆四十三年(1778),学者李调元来广东任学政,从古学试士子,黎简献上《拟韩昌黎石鼎联句》,这是模仿韩愈名作《石鼎联句》的古风,李调元对此大为赞赏,取为第一名,补弟子员。他后来刊有 “石鼎道人”的字号印章,缘由于此。他还创作了一幅《校射图》赠送李调元,以报答知遇之恩。为了创作此图,还专程到顺德伦教朋友梁三峰家,借观梁氏所藏明代仇英的《诸葛忠武校弩图》参考。乾隆五十四年(1789),黎简又得到广东学政关晋轩赏识,选拔为贡生。翌年,按照选举之制,拔贡须赴京廷试授职。他北行赴考,刚到广州城,便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折返家乡,从此,再无功名之心,不复赴考。

收藏周刊:有没有哪些书家跟黎简来往较深的?

黎向群:有文献资料记载,黎简与谢景卿、苏膺瑞、冯敏昌、叶廷勋、吴荣光、李始大以及外省的李文藻、邱学勄、许宗彦、孙尔凖等人交往。

清乾隆年间,山东籍李文藻南涧来粤任恩平县知事,继复调任潮阳。他留粤期间,与张锦芳、黄丹书、吕坚三人最为友善,常作诗酒酬唱,因此,有张、黄、黎、吕之谓,号为“岭南四家”。

本土交谊最深者,仍然要数张锦芳、黄丹书、吕坚三人以及冯敏昌。黎简与张锦芳、黄丹书为顺德人,他们即使多了一层老乡关系,但并不排斥番禺籍的吕坚。在中国传统文人相轻的社会里,尽管他们四人的身世、际遇不同,但气味相投,雅好相同,共研诗书画,成为生死至交。

金石书法对他的书法创作影响至深

收藏周刊:您提到黎简治印几枚,他书法如何?

黎向群:黎简的书法以取法二王为主,旁及唐宋名贤法帖,书品高迈,自成风格。既有王羲之轻盈飘逸的遗风,又有黄庭坚伸展外拓的形态,用笔则掺以黄庭坚和苏轼的意蕴,至晚年又掺以李邕的笔致。他的隶书造诣深湛。广州市艺术博物院藏其隶书联两对。肇庆七星岩刊有他的隶书《南服陨石》和南海西樵山刊有刻石,至今犹存。

收藏周刊:作为印人的同时,黎简的书法有没有受到了治印的影响?

黎向群:黎简与谢景卿都是乾嘉年间的印人,与谢景卿并称“黎谢时代”,他们取法秦汉,兼取元人之法,印学卓有成就,开风气之先,独步印坛,影响后学。黎简除了师法秦汉印外,还吸收金石砖瓦文字等入印,他不仅长于“刻石攻玉”,而且擅治铜印。他的金石书法,对他的书法创作影响至深,以二王作为创作基调,广泛涉猎金石铭文、汉碑摩崖,使他的书法淳厚苍雄,直追其堂奥。

收藏周刊:黎简的书法探索为“岭南书风”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

黎向群:乾嘉年间,是金石考据学兴盛的时期,虽然冯敏昌是碑派书法的先驱,但黎简则是岭南书风的推动者,他继承了岭南帖学传统,还开启岭南金石书法的风气。谢兰生在《常惺惺斋题跋》说:“老辈能书者,惟二樵山人执笔最正,每书整襟端坐,悬腕舒徐,一点一撇,皆有停顿。”谢兰生是黎简的学生,他的书法,得黎简真传,在黎氏“执笔最正”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书诀》,对指法、墨法深入研究,提出“平腕竖锋, 虚拳实指”的理论,后传与朱次琦,再传与康有为。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曰:“将冠,学于朱九江先生(讳次琦,号子襄),先生为当世大儒,余事尤工笔札,其执笔主平腕竖锋,虚拳实指, 盖得之谢兰生先生,为黎山人二樵之传也。”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袖,又是近代的碑派书法大家。他自述:“吾执笔用九江先生法,为黎谢之正传,临碑用包慎伯法。”他在谢兰生和朱次琦的书学思想和包世臣、阮元的碑派理论影响下,在包世臣、吴荣光、李文田、潘存、陈乔森、江逢辰、邓承修、沈曾植、李瑞清、曾熙等人的碑派书法的实践上,总结前人的理论和实践,撰有《广艺舟双楫》一书,以理论推动实践,并身体力行,将中国的碑派书法推向高峰。

历史人物

黎简(1747—1799)

是清代乾嘉年间著名诗人、书画篆刻家。名锦,字简民,又字未裁,因爱罗浮(又名东樵)及西樵之胜,自号二樵,又号石鼎道人。广东顺德弼教村人。著有《五百四峰堂诗钞》、《药烟阁词钞》、《芙蓉亭乐府》、《注庄》和《韵学》等。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