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它的兴盛凭空而来 它的湮没划空而去
日期:[2019-06-30]  版次:[A10]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北宋建窑黑釉曜变七彩束口盏




■不同形态的建盏。采访对象供图

楼钢 中国古瓷收藏家、鉴赏家、作家,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

陶瓷专家楼钢详解建窑之“谜”——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在中国古陶瓷史中,建窑可以称得上是一朵奇葩,它的兴盛凭空而来,它的湮没划空而去,之后的数百年来几乎完全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建窑那样的兴盛和湮没?

在此,收藏周刊记者采访了著名陶瓷研究专家楼钢,以他的亲身讲述,为读者揭开部分“建盏之迷(谜)”。以下呈现楼钢先生的自述:

简介

楼钢

中国古瓷收藏家、鉴赏家、作家,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

现任广州市古玩行业商会顾问、“环球艺术汇”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机构创始人、执行总监等职务。

建窑一直被忽略, 盖因其湮灭较早

我们今天研究建窑,首先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演变进程到达两宋这个历史节点之大背景。陈寅恪先生曾这样评价宋代的文化:“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其核心内涵基本定型于春秋战国与魏晋这两个时期,而其外缘呈现则基本定型于汉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表述一直遵从雅文化、俗文化两条平行线递进。两宋之前,中国社会的主流是雅文化,而两宋以后,经元代一百年的转换,俗文化成为主流,元代成为分水岭,因此可以说两宋时期的文化代表了中国雅文化发展的最高峰。两宋瓷器是雅文化杰出的表述,注重内在的张力;明清瓷则是俗文化的代表,注重外表的华丽。

在宋代陶瓷文化之中,建窑又是极其重要的代表。之所以建窑一直被人们所忽略,盖因其湮灭较早:世人对宋瓷的评价大多来自明代晚期甚至清代,而建窑在元代晚期已经消失,故未能进入后人评判之列。相较两宋时期其他各大窑系而言,建窑并不落于下风,在某些层面上甚至更为出色,更为精彩。

其文化价值——大道无为

宋代文人士大夫都以“儒”“道”为立身之本,讲求修身养性,崇尚自然,宋代审美追求“极简”正是这种文化背景的反映。

建窑同样也在追求这样的美学体现。主流建窑器物的品种并不多,且制作几乎可以说是“千篇一律”的,没有刻意的装饰,不加人为的点缀,甚至连使用的胎体、制作的形制、釉子的配方都是基本相同,完全就是顺应自然,让这些器物在窑炉焰火之中完成自我蜕变,每一件建盏均会生发出完全不相雷同的面貌来,这就是“以不为而为之”。所以建窑的文化价值就在于其是对“大道无为”哲学内涵最好的诠释,建窑建盏亦因此而可视为是宋时雅文化最杰出的代表物之一。

其艺术价值——大巧若拙

中国传统哲学极其高深,其中最为深奥的就是“悖论”:“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欲擒之故纵之”“弱而示之以强”“增兵减灶”等等,都是悖论在现实之中的应用典范。同样,在艺术上悖论的应用亦比比皆是,在共性之中保持个性,以反凸正,在矛盾中求平衡,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也,这就是辩证法。

而建窑在这一方面做得尤其突出。清人包世臣《安吴论书·国朝书品》云:“酝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其中:“出於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以此形容建盏,十分贴切:大多数出窑的建盏几乎都是黑黢黢的毫不起眼,厚重而笨拙。然而一旦有光线射入,这些乌黑笨拙的建盏却能幻化出千变万化的外观表象,如油滴、如兔毫、如曜变、如窑变,极具机巧。且每一只建盏均有独特的个人魅力,绝不雷同,浑然天成而各具风流,富于张力,蕴藏丰厚的内涵,很好地诠释了雅文化的核心内容,堪称是“大巧若拙”的典范。

其历史价值——大象无形

隋唐时期历史核心内容是民族大碰撞,社会是开放型、外向型,而至宋代,中原地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之内相对稳定,核心内容呈现为民族大融合,大历史环境进入一个融贯交汇阶段,由外向转为内向。

具体到建窑建盏上,它就是大历史转变期的代表物:它没有去追求表象的华丽,没有去追求“创新”“变革”,而是专注地做“原我的本色”,专注地不断“向内拓展”,充分认识“自我”,消化“自我”,完善“自我”,在不动声色之中把“自我”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完全地反映了在宋代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节点上社会生活的主导面,代表了宋代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文化艺术的核心价值观,让今人以及后世的人能够通过对建窑建盏的观赏、探究,充分感受宋人的风范,从而能够充分认识并理解中国社会在宋代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完整面貌。

“有意化无意,大象化无形”,具象与抽象原本就是相对的,没有形就是最大的形。建盏的历史价值,恰恰就体现在它没有随波逐流,没有伺机而动,而是专注做好“本我”,“没有变化”就是最大的变化。

探宗溯源,在由唐入宋,由宋迄元这一段堪称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之中,建窑本身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根本变化,并没有创造惊世骇俗的技术成果。事实上,建窑始于唐代,还没有兴盛之前,它就在那里默默地存在,在唐代这个历史节点上,大文化所需求的不是建盏这种类型的载体,因此它只能默默无闻。

进入宋代,大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大文化的演变选择了建窑建盏,把它推到了历史的最前沿,造就了它空前绝后的历史成就;而正在它最为鼎盛的时候,又是大文化的演变抛弃了它,让它失去了最坚实的依靠,一落千丈,从此消失无踪。建窑是一个绝佳的例证,充分证明了,只有那些具备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才会具有永恒的魅力。

(本文有删减,标题为编辑所拟)

目前存世建窑器概况

由于建窑黑釉器流行使用的时间并不长(五代晚期起至元代中期约300年左右),器型单一(绝大部分为各类茶盏),且在历史上湮灭已久,故目前存世数量极其稀少,现在能够看到的存世建窑黑釉器可分为三种:

一、传世器物:

这一部分可以说是极其稀少,约占存世建窑黑釉器总数的5%不到,且主要来自海外。这部分主要是日用器具,且绝大部分是各类茶盏,因此带有明显的使用痕迹,磨损印迹较为清晰,同时,大多器物带有少许磕碰或冲线。部分来自海外博物馆藏品(包括私人博物馆和收藏家),品相较好。

二、墓葬出土:

这一部分约占存世建窑器总数的10%或更高一点,且基本上是在闽北、闽西、赣东南及浙西这一狭小地域所出。这部分器物同样也是日用器物,带有明显的使用痕迹和磨损痕迹,部分有原镶嵌铜、银口,且基本上都是典型建窑实用器具,没有异形或者窑变类型产品,也没有带有“供御”、“进盏”款的御用瓷器出现。

三、窑址出土:

这一部分占据了目前存世器物的绝大部分,占85%以上。绝大部分带有不同的残损,由于其主要是出自匣钵之中,因此粘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窑址出土器物因非使用器物,且长期处于封闭环境之中,因此无磨损痕迹,无老化痕迹,兔毫丝器物表面呈凸出状态,以手扪之有立体感,部分条毫分明者甚至有硌手现象。此外还有一部分器物是生烧或者过烧然后被废弃的。

窑址出土器物有许多仍带有不同的款,例如为宫廷进贡茶具,带有“供御”刻款、“进盏”、“新窑”等印款;代表窑场、窑工家族姓氏之堂名刻款如“张”、“九”、“丰”等等;也有代表窑位、装烧时辰的数字款例如“卅”“九”等。可以说目前能够看到的所有带有款识的器物,绝大部分是窑址出土的。

窑址出土器物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窑变物,凡是窑变器物,多数带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因为当时窑工认为窑变是不祥之兆,所以都将其人工砸碎丢弃。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