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宁冒处罚风险被动摘牌 多家险企退出新三板
日期:[2019-07-10]  版次:[A23]   版名:[财眼]   字体:【

新快报讯 记者刘威魁报道 近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广东盛世华诚保险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世华诚”),因未能在最后时限及时披露年报,陷入终止挂牌风险。对于未披露原因,盛世华诚表示,这是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打算终止新三板挂牌转战港交所。新快报记者留意到,自2018年下半年起,已有7家保险中介公司已经或打算终止新三板挂牌,这些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时间大多在一年左右。

密谋“告别”新三板欲赴港IPO

回溯来看,盛世华诚“逃离”新三板挂牌计划或是早有密谋。按照新三板规定,挂牌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年报且自期满之日起两个月内仍未披露的,股票存在被终止挂牌的风险。早在今年4月19日,盛世华诚就曾发布关于无法按期披露年报的公告。目前,年报披露期限已过,盛世华诚依然未披露年报,即将面临摘牌风险。

从挂牌以来披露数据来看,盛世华诚整体表现积极,且增速渐快,2016年、2017年增速分别达到61.71%、167.25%,在2017年实现1.56亿元营业收入。与此同时,盛世华诚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提升,2015年至2017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93.83%、55.82%、49.18%,2018年上半年,盛世华诚净利润达到309.77万元,同比增长81.16%,扣非净利润也有57.38%的增幅,达到245.65万元。

“与主动摘牌相比,被动摘牌省去了申请流程,尽管被罚,但对于摘牌后的企业来说,实际影响不大。”据保险业内人士分析,盛世华诚的业绩数据不错,或是在利用企业规则漏洞,以不披露年报的方式,坐等摘牌。

对于无法按期披露年报的原因,盛世华诚董秘向新快报记者坦言,这是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盛世华诚需开拓融资渠道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但公司在新三板挂牌近4年仅实现两度融资,感觉目前再次从新三板获得资金的可能性极低;并向记者透露,公司已于3月份向港交所发起上市申请,但还未受理,当下正在全力准备赴港IPO。

摘牌新三板是出于发展考虑

赴港上市或成趋势

目前,国内在新三板挂牌从事保险业务的公司有34家。其中保险公司3家,保险中介公司31家。但长期以来,新三板企业多数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成交量较低,在新三板挂牌的三十余家保险类企业中,不排除更多企业会有所行动。

新快报记者留意到,自2018年下半年起,已有7家保险中介公司已经或打算终止新三板挂牌。除了盛世华诚之外,上海龙琨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联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富通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吴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心有灵犀互联网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谊保险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也相继宣布要告别新三板,这些企业登陆新三板的时间大多仅一年左右。

保险中介机构为何纷纷撤离新三板?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资深财经独立评论员布娜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保险机构纷纷从新三板撤离其实与行业无关,主要原因是由于新三板市场遇冷,企业难以从新三板获得融资;优秀企业就会尝试转战其他交易所,而经营能力不足的企业也会为了降低成本来摘牌。”

新快报记者了解获悉,有部分保险机构从新三板摘牌是出于其他的发展考虑。如东吴保险从新三板摘牌后竟溢价2.9倍被收购;而灵犀金融从新三板摘牌之后,则在为登陆港交所做准备。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新三板企业摘牌赴港上市或将成为趋势。

“新三板的定位是交易孵化器,对于企业而言,登陆新三板有了更好的展示平台,对于投资者来说,有了一个新的集中的平台去了解感兴趣的企业信息,明白哪些企业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让投资者和挂牌企业对口对接。”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称,市场和挂牌公司之所以认为新三板基本已经失去融资功能,是未能真正理解新三板的性质。她表示,股权投资是长期投资,企业成长也需要时间,挂牌公司应该搞清楚自身定位,切忌急功近利,将无法获得融资归结为新三板市场不活跃。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