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中锋用笔的基本功可检验书家功底
日期:[2019-07-14]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党禺

■日月有常 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 万姓允诚 于予论乐 配天之灵 迁于贤善 莫不咸听

■党禺(广东文史馆馆员)

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学习有一定难度,因此王羲之在其《书论(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但是,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古人总结的学习经验也言之谆谆:“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赵孟頫的这个结论,准确地 概括了书法传统的精深要义。

关于“用笔千古不易”,各有不同理解,我以为:这句话是讲书法的用笔法则,“以中为骨,以侧为变”是一千多年来书法用笔精髓。也就是说,所有书写方法和书写形式中,中锋用笔以得厚重,侧锋用笔以求风采,这种笔法是书法传统最根本的核心。

关于中锋执笔,清代书家王澍在《论书剩语》中说得清清楚楚:“世人多以捻笔端正为中锋,此柳诚悬所谓‘笔正’,非中锋也。所谓中锋者,谓运笔在笔画之中,端若引绳,笔锋不倚上下,不偏左右,乃能八面出锋。笔至八面出锋,斯施无不当矣”。

这段话,值得每个书家好好推敲。

春秋、战国之前的文字,如殷商、甲骨和石鼓文,是以骨石、青铜的锐锋,直接刻在龟甲、兽骨和石头上,痕迹之“中”自不必论,金文、大篆刻范之后,以青铜熔铸成形的文字,点画中凸、立体圆厚,增加了文字的雄浑之象,刻铸铭文如《毛公鼎》《石鼓文》,其中锋用笔清晰可辨。

东汉隶书、碑刻大盛,隶书书写是在“万毫齐力”“笔笔中锋”的同时,于起笔之始、收笔之末,略将笔锋倾侧,使点画的形、势、姿、态,有了方向性映带的意象,从而产生了寓侧为中的“侧锋”。

魏晋时期,人性觉醒,书法家在创作中有意无意地注入个性,“以中为骨,以侧为变”的笔法,逐渐成为书家们的常法,“永”字的侧、勒、努、趯等笔画,虽然皆有侧锋参与其间,但始终不离“以中为骨”的原则。

卫夫人《笔阵图》云:“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这里的“尽一身之力”,并不是使用蛮力,而是运笔时必须力贯笔尖,以达到“万毫齐力”,其实就是中锋用笔。“以中为骨”要求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必须巧妙而准确地调整运笔时提、按、顿、挫的笔法,以及 笔锋的角度和方向,以保证中锋用笔,从而达到“永字八法”中对点画书写的基本要求。

包世臣书论强调的“中实”,“锥划沙”,“屋漏痕”都是对中锋运笔的形象描述。这些技巧技法,难度极高,非得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掌握,所以深厚的功底成为书法家必备的基础。史上书法大家,无不是以“中锋为骨”达到创作高峰的。

但是,凡事有度,不可矫枉过正。

“中锋为骨”并不是“笔笔中锋”。苏轼在《论书》中说:“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若要有骨有肉,仅仅凭借“笔笔中锋”是做不到的。清代书法家汪澐认为“作字之理,不过‘中锋’二字尽之”,这话颇有代表性,结果,清代书法出现了广为后世诟病的“圆光齐亮”的“馆阁体”,原因就是因为“笔笔中锋”缺少变化,呈现出来的书法整齐划一,缺少了精、气、神。

再说“结字因时相传”,这是讲书法的结构形式。

书法传统生生不息,但其结构样式、法度一直在变,每个书法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对万事万物的感受不同,艺术表达也各不相同,因此其书法的形式随着书家表情达意的需要,也在不断地变化。

从历史时代看: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清人尚趣,现代人尚情,每个时代各有特征。从书家个体看:柳公权是结体修长,黄庭坚是长枪大戟,王铎是勾连缠绕,金农是横粗竖细,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结体和章法上的不同风格,形成了书家既独具面目、又带有时代特征的书法艺术。

千百年来,书法审美的三要素:点画、文字以及章法,其样式千变万化,但是“以中为骨,以侧为变”的审美核心始终不变,中锋用笔的基本功,也成为检验书家艺术功底的照妖镜。(内容有删节)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