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生活越省越糟糕?!(2)
日期:[2019-07-25]  版次:[A25]   版名:[时尚花生]   字体:【

于东辉 广东省心理学会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副主委、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专家、心海榕社工中心发起人兼督导

省钱派?!

1

高消费=不会精打细算? 极度实用现实主义=传统模式!

杨鹏特别热衷尝试新科技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相机等,都是他猎奇的目标。月收入约4万元的他,尽管买电子产品多,但其实每一笔价格都算得很精细。“科技产品折损速度快,甚至新手机买回来拆封再售出,价格就会降五六百元甚至千元。”他说。

作为“精明”二手主义者,他最常购买电子产品的渠道不是旗舰店或线下商城,而是二手交易平台。他曾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以4500元的价格买下一套富士镜头,后因镜头使用频率较低,以4000元转手,“一套全新富士镜头近6000元,但二手的4500元购入4000元转出,只亏500元,如果买全新的,亏2000元……”他算了这样一笔账。

“我有剪辑视频和玩游戏的需要,所以内存选16G,显卡选GTX1060,如果按我的收入水平,我完全可以买32G内存、GTX1080型号的显卡,但没有必要,所以我不会去考虑。”他会优先考虑最具实用价值的设备,手机、电脑、相机等设备会根据配置、价格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产品,避免产生不必要需求而超出的支出。“不合理的消费就是犯罪!反复对比产品参数,衡量自己所需,要花多少钱?最终以最低价买下能产生最大效益的产品,这让我很有满足感。”在他看来,很多人买电子产品认为配置越高、价格越高就越好,他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只要性能和他的需求匹配就好。

【心理分析】

从人的本性来讲,喜欢更丰富与更美好的事物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但在我们父辈所经历的历史上,却充满了动荡、不稳定,充斥着战乱、饥荒乃至物质极度匮乏所导致的痛苦……

正因为经历过物质匮乏的伤痛,所以“节俭到极致”的思维模式,就成为被赞扬的对象,延续在家族的代际传承中,形成某种极度实用化的模子,进而影响着生活方式。

这种骨子里的节俭,是与每个人的家族传统不可分割的,这正是代际传承投射出来的内心潜意识反应。

2

柴米油盐=能省一分是一分?

为便宜占便宜?=把握尺度!

陈女士女儿在澳大利亚留学,学费和日常花销一年约20万元人民币,家里收入不算特别紧张,属于尚能支付且略有结余那种,但自从女儿出国,陈女士就养成“能省一分是一分”的消费习惯。

例如某App商城购物,她发现平均比超市便宜10到20元不等,“以前买东西不会看这些,但现在看起来就感觉以前花的‘冤枉钱’太多。”网上商城“秒杀”活动及满减折扣优惠都很划算,每周商城鲜奶制品和水果也都有折扣如满89元减12元、满100元减20元等,从速冻饺子、馒头包子到蔬菜水果甚至冰淇淋,陈女士开始“囤积”各种食品,家里冰柜都要被塞满,只为了“凑满减优惠”。在生活必需品上省钱,她觉得特高兴,“每周省下来几十元,一个月就省好几百元,且食品品质也不错。”

她还会定期准时去抢一些购物网站的“分期免息券”,尤其是电商大肆给力抛优惠的节点,“某次正好想买手机,看到这活动就很心动,没有利息的分期付款,压力小很多,当然也是想着能抢就抢,抢不到就算了,没想到真抢到了,简直像捡了大便宜一样。”她告诉记者:“生活里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多省下一些就觉得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心理分析】

“占便宜”心理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习惯,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这种心理在内心的投射上表现为较强“占有欲”,在每得到一次小便宜时会产生相应的满足感。

在许多人眼里,每一分省下来的钱,就等于多赚回来的钱,确实如此,通过各种促销手段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价钱更便宜的货物,肯定是合适的消费行为。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人容易养成一个不那么美好的模式——为便宜而便宜,例如为了凑够一些打折优惠的钱数,买来许多并不那么需要的便宜货,最后一算实际多花了不少钱。

我们经常会在超市门口或某促销活动现场,发现许多人很兴奋地购物,将家中塞得满满,但最后其实能用上的很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因为我需要而买更便宜的东西”,这当然是好事,但仅为了便宜而购买,就可能是一种损失更多的错误行为,这中间的尺度需要把握好,消费惯性会让消费心理形成思维定势,一旦内心投射的“占有欲”突破了界限,可能会适得其反。

3

精打细算=抠? 非理性=抠!

目前在读研究生的魏雪在大家眼里是很“抠”的一个人,出去玩,她买夜间火车,省一晚住宿费;宁可坐火车也不选高铁,因为票价便宜;购物节“疯狂囤货”……“价格是一方面,但我不是只考虑价格,我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和费用。”魏雪说。

本科阶段,她就对自己放假回家的路费有详细规划,高铁票价800多元,火车硬座200元,来回差价就1000元了,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再者高铁车程也要8小时,火车21小时,但她可以在卧铺上睡一晚,“而且我觉得暑假时间也不急,在火车上睡一觉,也挺好。”

而在省钱的过程中,她觉得自己也掌握了很多“特殊技巧”,不仅让自己开心,更让周围的朋友外出玩时很喜欢拉上她一起。“有好多次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每次大家吃饭我就习惯性在各种平台上搜搜看有无什么优惠券,有几次恰巧餐厅在某平台上有很大的折扣券,朋友说他们特喜欢跟我出来,因为不知道魏雪又会从哪儿变出个优惠券帮我们省钱,哈哈哈!”

【心理分析】

“抠”本身没有问题,非理性的“抠”,才是问题!

用更合理、更经济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本身是正确选择;而为了不必要的面子或懒惰,而导致花费更多——这才是需要改变的行为模式。

“抠”与“不抠”,其实都有一个“度”,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点,那就是自己的感受——自己是否觉得舒服或感到美好?只要不妨碍别人,自己也觉得舒服,“抠”一点也无妨,因为这并非实际意义上的“抠”,是“精明消费”的代名词。

【本期专家】

于东辉

广东省心理学会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副主委、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专家、心海榕社工中心发起人兼督导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亲子、情感方面的困惑想听听专家的分析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joyxkb@vip.sina.com。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