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可能惊艳四座,也可能失落神伤 这种不确定性正是龙泉青瓷美妙之处
日期:[2019-07-28]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7月15日,“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展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幕。新华社发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这是“中国古陶瓷研究之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陈万里先生对龙泉青瓷做出的评价。

龙泉因剑得名、凭瓷生辉,龙泉青瓷始于三国,盛于宋代。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长,窑址分布广,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大的青瓷名窑。在1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龙泉的窑火从未熄灭,不仅烧出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龙泉青瓷,也烧出了璀璨夺目的青瓷文化。

1260℃烧出温润如玉

青瓷,原是一抔土,由水而幻影,由火而凝神。龙泉青瓷大师卢伟孙曾说,龙泉青瓷需历经高温,才能烧出温润如玉的色泽,而1260℃则是古龙泉青瓷梅子青釉的烧制温度,从古至今,未曾改变。

龙泉青瓷分哥窑和弟窑。前者为北宋五大名窑之一,瓷器特点是黑胎厚釉,釉层晶莹,如玉似冰,瓷器釉面布满裂纹。后者烧制的瓷器白胎厚釉,不事繁缛堆砌,釉层饱满丰润,釉色青碧柔和,有如翠玉。

龙泉境内已发现古窑址400余处,温度——龙窑烧制时最大的困难所在,历时数月的准备只为开窑时无法预知的时刻。青瓷开窑瞬间,可能惊艳四座,也可能失落神伤,这种不确定性正是青瓷的美妙之处。

由于窑温不易控制,优等青瓷极难得,古时往往成为帝王将相的专用品。据史料记载,在宋元时代,“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中运瓷船只来往如织。”龙泉窑在南宋时烧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巅峰。

非遗名录上“雪拉同”的10年“唯一”

千百年来,龙泉青瓷通过八百里瓯江,自宋代起通过陆路和海路远销亚、非、欧三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龙泉青瓷一跃成为世界性商品,成为与丝绸、茶叶齐名的“中国符号”,为世界文明作出巨大的贡献。

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首次经过陶瓷之路,就将龙泉大窑青瓷介绍到欧洲,使欧洲各国朝野皆为惊奇。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将大批龙泉青瓷传入亚、非、欧各国时,青瓷的身份已同黄金一样贵重,甚至被当作绿宝石艺术品,称为“雪拉同”。“雪拉同”原是著名舞蹈《牧羊女亚司泰米来》中男主人公的名字。上世纪50年代,不少外宾访问中国时都会提起“雪拉同”。

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龙泉青瓷穿越了历史,跨越了时代。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迄今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龙泉青瓷产业赢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龙泉加大青瓷文化对外交流力度,与法国利摩日、韩国康津郡等多个国家的产瓷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温润如玉的“美人醉”梅瓶、雍容大气的传统双耳大瓶、融汇传统哥弟窑工艺的瓷罐……龙泉青瓷以文化使者的身份,讲述了龙泉人对美的追求的故事。

近日,“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展出,其中有35件来自越南、日本、伊朗、叙利亚、埃及、英国等地,均为不同时期模仿龙泉青瓷的作品。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耿宝昌表示,龙泉青瓷已从瓷器产品本身升华成一种文化共识。从中国走向世界各地的龙泉青瓷真正成就了“天下龙泉”。

龙泉青瓷的欣赏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主任吕成龙介绍,对于龙泉青瓷的欣赏,其实也适用于整个古代中国陶瓷的欣赏:

首先,看造型:

中国古代陶瓷随着时代审美、习俗的变化,不断推出新的器型,龙泉青瓷也是沿着中国传统陶瓷的造型在发展,比如玉壶春瓶、执壶等。

但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明代以后陶瓷的器型有很多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比如有些壮罐、绶带葫芦扁瓶等,都能在国外的黄铜、玉器、陶器、金属器等原型,它们大多是随着明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传到中国来,并受到中国人的喜爱而做成瓷器。也有外来定制的瓷器器型要求,定烧,共出现了十多种外来器型。清代康雍乾时期,皇帝喜欢这类造型,所以清朝也出现了大量模仿明永乐宣德时期的瓷器,所以说“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在龙泉青瓷这里体现得极为贴切。

其二,赏釉色:

龙泉窑基本都是烧青瓷,而龙泉青瓷在南宋时期最理想的釉色就是粉青色,玉质感强。南宋官窑就采用多次施釉,追求釉的厚质感、玉质感。但是龙泉窑是在龙窑里烧,窑几十米长,每个地方的温度气氛不一样,虽然瓷器的釉都是一样的,但是在不同温度烧制之下,釉色是不一样的,所以能够看到虽然都是龙泉青瓷,但是有的瓷器是发黄的,叫黄龙泉,也是非常漂亮的颜色。有的是青色的,有的是青中泛黄,有的是黄中泛青,有的甚至是蓝色的。

第三,观纹饰:

龙泉青瓷一般不用彩绘,主要装饰是刻花、划花、贴花、印花和雕塑。人们欣赏青瓷主要是欣赏釉色,所以装饰主要以素色为主,呈现在釉色之上若隐若现,有一种含蓄的美,掩映在青釉之下,不张扬。

尤其是故宫博物院的一批清宫旧藏,元明清时期宫廷烧制的龙泉官窑瓷器,外部收藏稀有,展出次数也少。同时,官窑的龙泉青瓷,跟同时期的景德镇御窑烧造的青花瓷器在造型、纹饰等方面都能对得上,说明都是当时宫廷用瓷器,这类官窑瓷器都属于龙泉窑中的精品。

【龙泉窑青釉执壶】

龙泉窑青釉执壶,元,高25厘米,口径4.5厘米,足径3厘米。

执壶直口,口下渐丰,垂腹,圈足微外撇。壶一侧置长流,相对一侧置曲柄。附平顶圆纽盖。口、足边露胎。通体施青釉。

此执壶上瘦下丰,线条流畅,收放适度,造型优美。其釉面匀净,釉色粉青,美若天然古玉。

【龙泉窑青釉盘口瓶】

龙泉窑青釉盘口瓶,宋,高17.0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7.6厘米。

瓶盘口,细长颈,溜肩,圆腹,圈足。里、外及足内满施青釉,底边无釉,凸棱处釉薄,映出白色胎骨。

此瓶既无精美繁复的雕饰,也无艳彩浓抹的图案,唯以其造型之秀美,釉色之纯净俏丽,风格之敦厚,显示出迷人的艺术魅力。它的釉为粉青釉,其色泽和质地之美,代表了我国历史上青釉烧制的最高水平。

【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明,高36.4厘米,口径18.4厘米,足径15.5厘米。

尊口沿刻菱形纹,沿面刻卷枝纹,外环凸起乳钉纹。颈中部凸起,上半部刻缠枝花卉纹,下半部刻缠枝如意云头纹。肩上刻钱纹。腹部刻缠枝菊纹,辅以叶纹,空间饰篦划纹。近足处刻菊瓣纹。里外及圈足内均施青釉。圈足宽厚。

【龙泉窑青釉刻花葡萄纹大盘】

龙泉窑青釉刻花葡萄纹大盘,明,高7.5厘米,口径50.6厘米,足径33.2厘米。

盘敞口,弧壁,盘心凸起,圈足。通体施青釉。器外壁双线弦纹间刻折枝莲一周,内壁刻缠枝竹叶夹灵芝纹,内底刻葡萄纹。外底有一圈不规则的无釉支烧痕。

此器体大而周正,胎体厚重,釉质光洁莹亮,符合明初龙泉窑青瓷的典型特征。

(本版文图综合自新华社、雅昌、故宫)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