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一心一意为高龄缺牙长者种好牙
日期:[2019-08-13]  版次:[A07]   版名:[好医生好故事]   字体:【
■广州市好大夫口腔门诊部种植科主任邓宏亮医生正在为病人治疗。

■邓宏亮

广州市好大夫口腔门诊部种植科主任邓宏亮

一心一意为高龄缺牙长者种好牙

·篇首语·

人生最大的痛点,无非生、老、病、死。每一个,都与医生相关,所以,他们一定是你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人。

其实他们和你我一样,是肉体凡胎的凡人,有同情心、同理心、悲悯心;但一般人经历的生死惊心动魄,却是他们每天面对成败交替上演的日常。

这样的情况下,医患双方的认知相距有时真有点遥远,但所幸,双方又是面对同一个敌人的战友——康复是打胜仗后的巨大奖赏,它既属于病人,也属于医生。

有时候他的一句鼓励,就成了你坚持下去的支撑。

有时候你的一份信任,就成了他放手一搏的勇气。

我们相信,医学的进步、人类的前行,都与这些支撑和勇气有关。

又是一年中国医师节将近。去年7月-8月,在相关主管部门及广东省医学会的指导下,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主办的“向善而生——好医生好故事”活动向“8·19中国医师节”致敬。今年,我们的“敬佑生命——好医生好故事”第二季也正式开启——我们希望记录这些故事,关于这些我们为生命所做的共同努力。

不论你是医生,还是患者,如果你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故事,请通过gdgooddoctor@163.com告诉我们。我们将择其中突出、优秀者进行采访,相关报道及视频将在报纸、ZAKER广州、新快报官博官微同时推出。

“牙齿要进行固定,帮我拿一下镊子。”手术室内,邓宏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手术,不一会功夫,手术已经完成。手术时,邓宏亮经验老到、技术娴熟、手脚麻利,像位 “老医生”,要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他才刚过而立之年。

加盟“口福行动”四年的时间里,邓宏亮一心一意用医学满足患者对健康牙齿的需求,解决他们的缺牙困扰。目前,邓宏亮已经为2300多名患者提供服务,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98岁,年龄最小的是一名先天性缺牙的18岁少年。

从“医”而终 一心一意为高龄老人 解决“吃饭”问题

“外婆,长大后,我要当一名医生,专门做你的牙医。”孩提时与外婆的诺言,成了一颗种子,在邓宏亮心中生根发芽。毕业后,邓宏亮如愿踏上了实现诺言之路,聪明又好学的他在牙科医生这条道上越走越精。

从事牙医后,邓宏亮才发现,很多老人正和自己的外婆一样忍受缺牙痛苦。牙齿缺失如果不及时修复,不仅仅是饮食受到影响,更会影响消化系统、更易引发心脑血管、糖尿病还有老年痴呆等慢性疾病。为他们做好一口牙,解决老人们吃饭的问题,还以健康和长寿,这正是一名牙医的初心,也是“口福行动”的初衷。

今年是邓宏亮在牙科医生队伍里的第八个年头,是广州市好大夫口腔门诊部种植科主任。娴熟的技术令他早已是医院里的“顶梁柱”,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找邓宏亮种牙,邓宏亮每天要诊断、治疗和手术的患者不少于10个,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达到20多个。不仅仅是种植牙和修复技术获得患者的好评,他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深受患者信赖。

最让邓宏亮印象深刻的一名患者,是80多岁的何老伯(化名)。去年四月份来种牙的时候,是坐着轮椅来的,常年的牙齿缺失让他无法正常进食,也提不起精神,走不动路。邓宏亮根据他的情况为他做了全口的牙齿,现在何老伯还时常来电话感谢,说牙齿用的挺好,身体状态逐步恢复,渐渐很少用轮椅了,也时常可以出去旅游。

“牙好胃口就好,老人家的生活质量跟牙齿有很大的关系。”邓宏亮告诉记者,每次看到患者经过他的治疗,重新露出灿烂的笑容,他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这是他的职业成就感,也是他最初的梦想。“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帮外婆植牙。”但是,邓宏亮表示让更多的老人重拾口福,收获健康,心里很宽慰,也很值得。

精“医”求精

8分钟种一颗牙

创造微种植新速度

“啊,这就做完了吗?”“一点感觉都没有。”“手脚快,疼痛感轻。”这是邓宏亮的患者对他的评价。

以患者感受为中心,种牙数字化、精准化取代传统种植牙手术繁杂流程是现代牙科技术发展方向。凭借敏锐的眼光和不断学习创新的态度,邓宏亮成为了最早一批熟练运用数字化种植技术,实现种牙快、稳、准的口腔种植专家。邓宏亮的同事告诉记者,他8分钟可以完成一颗种植牙,毫厘不差,“之前有湖南专程打高铁来找他种牙的患者,当天来,当天就能回湖南。”

据悉,邓宏亮的微种植技术通过术前数字化扫描,精确获取缺牙患者口腔数据,以数据为基础重建口腔模型进行模拟种植,结合患者的牙槽骨密度、高度、宽度,再按照自然牙齿排列位置和咬合习惯进行设计,手术时种植精度高达1微米,精准定位、准确植入、无需翻瓣、恢复快,平均8分钟就可种好一颗牙。

如今,邓宏亮的微种植技术更加成熟,4颗植体就可恢复半口牙,实现拔牙、种牙、戴牙一次就诊,当天全部搞定,将传统种植牙3-6个月的种植周期缩短到一天,且当天就可恢复咀嚼功能,真正做到上午种牙,下午享美食。

“去年3月,有个患者找我植牙,用传统方法,上半口6颗牙,花了一个半小时。今年3月,这位患者又来找我植牙了,这次是下半口,同样也是6颗牙,手术只花了40分钟。”邓宏亮告诉新快报记者,这就是他不断学习新技术的动力。如何突破手术时长,提高效率、节省病人时间,成了邓宏亮不懈的追求。

“医”者仁心

处处为患者着想

让医疗有精度更有温度

采访过程中邓宏亮显得实在、内敛、谦虚,始终保持微笑。他不善言辞,但他的一双妙手和一身技术帮助了无数的患者。

邓宏亮工作之余,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优化种植方案上,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种植精度、如何继续加快修复进程、如何让更多疑难的案例可以修复牙齿,解决“吃饭”难题是他思考最多的。

邓宏亮真诚从医,性情温和,待人亲切,总能倾听患者的心声和诉求,深受患者喜欢。他是技术精湛的牙医,更是患者心理上的良医。为了让患者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从穿起白大褂那天起,他就立志做一名既有精度又有温度的好医生。

邓宏亮认为,做医生,要有责任,一切以患者为先,不只局限在诊室为患者治疗,更要随时细心关注患者的状况。他总是对身边同事说:“多去患者身边聊聊天,多去握握他的手,多去抚抚他的肩。”

“为医者,当心存大愿,尽全力去解决患者的问题,努力做到让进入诊室的每一个患者,离开的时候都能好一点”。这是邓宏亮对自己的要求,他也一直用行动为之做了最好的诠释。

“邓医生种完牙,会详细地告诉我术后注意事项,从饮食到日常护理都说得很清楚,怕我记不住,他就干脆一条一条写出来,让我对着做。”

“种牙已经一年了,他还会定期地给我打电话,询问我的牙齿情况。”

当被问及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感想时,邓宏亮说:“作为一名医生,能让绝大多数的患者满意,便内心无愧。只有我们用心,患者才能安心!”

同题问答

什么是好医生?

邓宏亮觉得做一名好医生,要把患者和工作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什么时候都得保持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治疗过程中更是要认真细心,能够制定良好的最优方案。在平时生活中必须保持学习之心。“活到老,学到老”这是邓宏亮心中好医生的基本要求,他一直践行着。

■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肖萍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实习生 刘荣章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 实习生 余宁 石娟 廖依翎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