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错彩镂金”!令人眼前一亮的宋代金银
日期:[2019-08-18]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南宋 凤穿牡丹纹银鎏金搔头式簪

南宋 银鎏金幡胜式簪

银鎏金蝶恋花、蜂赶花耳环

双花头鎏金银钗

鎏金龙纹搔头式银簪

缠枝纹金镯(一对)

满池娇纹金帔坠

蜀葵花纹六曲花口银盏

錾刻海水龙纹六曲银酒台

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认为,在中国美学中存在着“出水芙蓉”和“错彩镂金”两种不同的美。“出水芙蓉”之美严格地说主要体现在文人化的艺术之中,亦即在诸如绘画、书法等相当文人化的艺术门类中。在工艺美术方面,则以另一种形态留存着“错彩镂金”之美,而金银器制作则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金银由于其昂贵的经济价值,成为财富的象征;金银具有天然的特殊延展性,又为工匠们发挥技艺提供了必要条件。古代工匠运用锤揲、錾刻、镌镂、鎏金、范铸、炸珠、焊接、掐丝、镶嵌、点翠等,并综合了起突、隐起、阴线、阳线、镂空等各种手法,制造了大量的金银制品,如实用的杯盘碗盏、装饰用的簪钗头面、娱神用的宗教礼器等。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地区,唐宋以降,就是经济富裕、人文荟萃之地。伴随着经济生活的富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金银器的追求也就是自然之事了。南宋一朝,定都临安,推崇简约风尚,当时的金银器在造型上呈现简约之风,但是在细节处却极尽工巧,体现了匠人高超的工艺水平。

南宋 凤穿牡丹纹银鎏金搔头式簪

年代:南宋

尺寸:通长22.3厘米、簪头宽3.4厘米、簪头厚1.3厘米

银质,鎏金。簪脚趋于窄尖。簪首趋于宽圆,形若一枚织布梭。簪首底纹錾刻细密鱼子纹,两端锤錾高浮雕三朵牡丹,中间打作高浮雕俯首而低翔的凤凰,簪首周边刻阴线纹。簪脚一面有铭曰“冯三郎冯金制银”。

南宋 银鎏金幡胜式簪

年代:南宋

尺寸:通长16.5厘米、宽4.7厘米、厚1厘米

银质,鎏金。簪首为一枚银片模压成三角形状,镂雕錾刻一大一小两朵重瓣缠枝花,大朵缠枝花中心焊接镂空半球体,簪首尾端打造成绸带状,花瓣、绸带边缘均饰联珠纹。簪脚立体曲折形,头部打造龙头曲颈,龙嘴穿孔衔吊环,与簪首相连,簪身扁平。簪身背面阴刻“柳巷内冀贵壹郎”。

银鎏金蝶恋花、蜂赶花耳环

年代:南宋

尺寸:通长5厘米、宽2.5厘米

银质,鎏金。耳环錾刻镂雕桃、重瓣梅花、菊花、蝴蝶、蜜蜂,中间填充缠枝纹。为南宋时期常见的一种装饰题材。

双花头鎏金银钗

年代:南宋

尺寸:长18厘米、高3厘米

银质,通体鎏金。由钗杆和横枝组成,横枝两端嵌置两颗对称的锥菱形镂空饰件。饰件正面镂刻斜方格纹,侧面刻草花等纹,顶部镶饰三重菊花。

钗杆錾刻“京溪供铺功夫”。

鎏金龙纹搔头式银簪

年代:南宋

尺寸:长19.5厘米、宽2.2厘米

银质,通体鎏金。由椭圆形簪面和扁条形簪杆组成。簪面以镂空缠枝细花纹衬地,边沿浅刻细珠纹,中间压印一条高凸的蛟龙,龙颈、腹、尾处饰三朵凸雕菊花。龙腾空而起直逼大珠,龙爪反卷锋利。整个造型玲珑剔透,精美绝伦。

缠枝纹金镯(一对)

年代:南宋

尺寸:直径5.6厘米、宽3厘米

以凹线为界,分上下两重装饰,一重錾刻正向缠枝花卉纹,另一重錾刻反向缠枝花卉纹。与建德大洋村宋墓出土金镯不论从形制还是纹饰上都如出一辙。

满池娇纹金帔坠

年代:南宋

尺寸:长7.9厘米、宽7.1厘米

两片分别打制、剪裁后合成,透雕扁平状。中间一朵花结,两侧为一对相向而立于莲蓬上的鸳鸯。

蜀葵花纹六曲花口银盏

年代:南宋

尺寸:通高3厘米、口径11.6厘米、足径3.4厘米

花口,口唇内敛,浅腹,平底,圈足残。器身外部从口沿至器底有等距六条内压线,器内相应六条凸棱,器身分成六瓣,内底浅錾一折枝秋葵花,形象生动。

錾刻海水龙纹六曲银酒台

年代:南宋

尺寸:通高4.2厘米、口径18厘米、足径11.1厘米

模压成器,托盘为六出葵花形,重缘宽平,内缘饰海浪纹、龙鱼纹,外缘饰缠枝荷叶、荷花纹。托身为倒置碗底形,外刻重覆莲瓣纹,浅圆托身,内底饰双蝶纹。下设底座,底座为圈足形,微外撇,近底处饰勾云纹。纹饰精美。

(本版文图来自《收藏杂志》公众号)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