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基层助农三十载 田间阡陌写华章
日期:[2019-09-04]  版次:[A07]   版名:[爱国情 奋斗者]   字体:【
■陈嗣建在田头指导种植。

陈嗣建被乡亲们称为“清远连山袁隆平”,

他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52岁的陈嗣建个头儿不高,身材健硕、皮肤黝黑,看起来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但他其实是一名水稻专家,2011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018年入选清远市“领军人才”。

作为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陈嗣建已在基层从事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近30年,在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做出了相当的成绩,尤其是在杂交水稻选育种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清远连山袁隆平”。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强

放弃机关工作 扎根田间地头

1988年1月,陈嗣建从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东分校毕业后,分配到清远连山上草镇政府工作,担任科技助理,之后又调任到连山永和镇担任科技助理。出身农家的陈嗣建,深谙农业科技对农民生产增收的重要性,为了使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派上用场,1991年放弃了在机关坐办公室的机会,主动要求调到乡镇农技站。

1993年,陈嗣建调到连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示范农场)担任所长,开始研究水稻选种育种工作。水稻选种育种科研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但陈嗣建乐在其中,不是在实验室搞品种研发和提纯,就是在试验田整理秧地、播种、插秧、田间管理。功夫不负有心人,26年来,他先后主持并参与育成十几个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并通过广东省审定。

优质品种增加了,如何才能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成了陈嗣建最关心的问题。“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部分农民刚开始不太接受我们的新稻种推广。”陈嗣建说,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每一个新的水稻品种在推广种植阶段,他都主动召集农民来到试验田,现场讲解水稻的性能特点、如何种植以及产量等,并不定期对农民进行防治病虫害培训。

如今,陈嗣建选育出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早已走出连山,在省内清远市、肇庆市等地的各县(市、区)粮食生产上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并且被引进到广西、湖南、江西、湖北等粮食生产大省(区),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000多万亩,累计新增产值20多亿元,增值利润(纯收入)15亿多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诚如推荐陈嗣建参选2018年清远市“领军人才”的专家们所说,陈嗣建在清远连山从事农业科技工作30年,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在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方面贡献突出,其主持优质杂交稻新品种选育取得多项科技成果,达到行业国内先进水平。

发挥科研优势 带动农民增收

科技兴农,科技助农。陈嗣建与同事们,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与省内外知名种业公司合作,创建杂交稻繁种制种基地,组织农民大规模开展杂交水稻制种。如今,每年组织制种面积2000多亩,制种农户600多户,生产优质杂交稻种子50万公斤,产值2000多万元,户均增收16000多元。

2009年起,陈嗣建连续两届被聘为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水稻创新团队综合与培训站站长(示范基地负责人),建立水稻良种良法核心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和指导农户应用良种良法进行水稻生产,推动水稻良种良法在清远市及省内各地应用推广。

陈嗣建主持承担的广东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工程技术推广应用工作,通过引进优质高产、高抗的新品种,推广应用一系列技术措施,有效克服了根叶早衰,谷粒不饱及后期倒伏等问题,为水稻生产夺取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使连山县超级稻大面积种植产量达706公斤高产水平,并将技术经验向省内各地示范推广。

陈嗣建告诉记者,他还主持引进优质水稻美香粘、五山丝苗和黄华粘等20多个品种,进行有机栽培示范试验,探索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通过引种试验和示范种植,筛选出适合连山栽培的优质稻品种并在全县应用推广,促进了连山县有机稻单产水平大幅提高,推动了有机稻产业及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使连山县成为广东省重要有机稻生产基地县。

连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土地少,制约了农民致富的步伐。因此,除了水稻种植外,陈嗣建先后主持了连山大肉姜、有机稻、无公害淮山、无公害沙田柚、无公害甜玉米等多种农业项目的种植推广,引导和带动农户开展标准化、规模化、效益型农业生产,拓宽农民增收致富之路。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