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的千古名篇究竟是为谁而写?
日期:[2019-09-15]  版次:[A11]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局部

■文徵明 中秋赏月书画合璧卷 手卷 北京保利供图

■苏轼行书 春中帖页 故宫藏

是什么见证了我们所有的悲欢离合、山河岁月?可能只有明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写下这首词的男人,在公元1076年的八月十五,心里到底想到了谁?彼时,他与同事畅饮于超然台上,看起来多么热闹。但越热闹越孤寂,熙熙攘攘之中,他一直思念着一个人。

可惜那个人没来。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风雨对床

苏轼思念的那个人,约定了要和他终身“风雨对床”。

那个时候,苏轼还叫苏轼,他命中注定要在上面种菜的那片黄州的东坡地,还没出现在生命之中。年轻的兄弟,24岁的苏轼和22岁的苏辙,在欧阳修等人的举荐下,准备参加天子特诏考试。

他们苦读备考的环境挺不好的,每到秋天风雨交集。苏辙有肺病,苏轼要经常帮他加衣服。

有一天,苏轼读到韦应物的诗句“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突然想到如果他们两兄弟通过了这次考试,就会各奔东西赶赴仕途,再也难以拥有这样虽困顿却亲密的时光了。

他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和弟弟约定,倘若一朝为官,“最好早早退出仕途”,重归故里,再次对床同卧,共度风雨寒夜。

雪泥鸿爪

很少有人在年轻追求仕途的起点之时,便可因为一个人,作出如此约定。千百年来,仕途一词,曾模糊多少青葱少年的面貌,抛下多少矢志一生的誓言。

但苏轼作了这样的约定。他这一生,宦海沉浮,颠沛九州,却终于活成我们想要的干净和洒脱。

他和弟弟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双双为官,鲜有时间能同处一地。这加重了他对这唯一弟弟的想念。林语堂先生曾说:“往往为了子由(苏辙),苏东坡会写出最好的诗来。”

他第一次当官,是去凤翔,苏辙从汴京把他一路送到郑州。分别时,苏辙说:“相携话别郑源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苏轼立刻回诗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离别之际,他们看到了命运的无常,后面四句所揭示的人生的共同挣扎,终将像雪泥鸿爪、镜花水月。这点也许早就知道,但是,依然选择与你一起挣扎。

为什么纵使将相隔千里,仍要与你共同挣扎、休戚与共?

因为他可能相信,尽管有黑白混杂的现实,有波谲诡异的竞争,但在每个人心中,拨开重重迷雾,仍是一颗如明月般皎洁的真心。

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苏轼在密州任知州,苏辙在济南。就在那年的中秋之夜,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他,大醉一场,然后写下最为著名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里婵娟

现在,很多人都以为这首词是关于爱情,却未曾想到,词人心中记挂的,是他最珍视的弟弟。或者,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说,词人看到了,一种超越爱情和亲情之外的,真挚。

今天,当我们在月圆之夜回想这首词(歌),你或者想到了他,想到了她,想到了他们,扩大开来,这里的对象可能是所有你希望衷心祝福的人。一首词,具有的真挚超脱,正如明月之光,可以没有分别地散落大地。

这种真挚,是苏轼终身的坚持。他的一生之所以被后人传诵,纵使是因为诗文方面的天纵奇才,然则奇才如此之多,为何独独忘不了他?

因为,只有终身纯真,越磨难越放射凛冽光芒的人,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能力,那些闪烁星空的诗句,是他心中自然之爱的垂落。

他在官场上,力图做出一番大事业,是为黎民百姓;他仗义执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明知不为上面所喜,还能自我嘲讽“从此皇帝也能读到我的诗句了”;他被同僚迫害,被抛下深深的枯井,居然还能熟睡打出呼噜;更让人佩服的是,经历过仕途的大起大落之后,都差点被贬黜天涯海角,他依然在每一个“小职位”上,营造民生工程、经营东坡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他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他的周围,没有抱怨过他的时代。可能是因为,他也根本不在乎这个。那些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既然如同亘古不变的星空宇宙之运转真理,那何不迎面全部接受?

接受,把那些轻的、重的,都摘取出可供留恋和欣赏的部分,纵使古难全,千里共婵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