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满堂之座 视钩各异 从一件带钩说起
日期:[2019-09-22]  版次:[A11]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银包金镶玉带钩。战国中期,长18.7厘米,宽4.9厘米,河南省辉县固围村5号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玉带钩。良渚文化,长7.7厘米,宽3.2厘米,厚2.4厘米。浙江省余杭县反山墓地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龙虎形带钩。西汉前期,长18.9厘米,宽6.2厘米,厚0.6厘米,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眜墓出土,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玉兽面纹带钩。战国中期,长8.3厘米,宽6.8厘米。山东省曲阜县鲁国故城58号墓出土,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玉鸭首形带钩。春秋,长6厘米,厚1.6厘米,陕西省宝鸡市益门村2号墓出土,宝鸡市考古队藏。

■玉龙虎纹带钩。西汉前期,长19.5厘米,宽1.6厘米,厚1.6厘米,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眜墓出土,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玉器的故事》(王亚民、秦伟著)讲述,《管子·小匡》记载:“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射中小白带钩。”二者说的是一件事,就是春秋时齐国管仲为了让公子纠先即位,率兵先行,半路截击公子小白,拔箭向公子小白射去,正好射中公子小白的带钩,公子小白装死躲过了这场灾难,后成为齐国的国君,也就是齐桓公。岁月已逝,那件救命的带钩已无从考证。却勾起人们的好奇,带钩为何物?又作何用?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整理

最早使用带钩的人应是良渚先民

带钩,束腰带之物,好比我们今天腰间所用的皮带扣。呈环状者,称为“带鐍”。既起连接带子的作用,也有美饰身份的意义。

最初的腰带,可能就是一根草绳,随着阶级的出现,等级的划分,审美的需要,腰带的形制式样,也随之变得精致精美,乃至多样化起来。秦汉时期的腰带沿袭着前人,即“男子带革,妇人带丝”(《说文·革部》),在腰带两端连接处佩上了五花八门、材质各异的带钩。《淮南子·说林训》中载:“满堂之座,视钩各异。”看实物,此言极是。

从目前出土的情况看,最早使用带钩的人应是良渚先民,良渚文化时期已有高度发达的制玉文明。在浙江余杭反山墓地与桐乡金星村,各出土一件良渚文化玉带钩。带钩设计简洁大方,外形很有现代感,它们是古玉带钩的初始形态。

春秋晚期至汉代,带钩已得到广泛使用。其式样,多是在以金、银铜、铁、石等质地的钩上饰以动物造型,可谓五花八门,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主要作为王侯贵族身份的象征。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反而刺激了诸侯的大量用玉。然而此一时期的玉带钩出土物较为少见,但所出件件是精品。如陕西省宝鸡市益门村2号墓出土的玉鸭首形带钩、玉蛇首形带钩,陕西秦公1号墓出土的玉鸟首形带钩等,都巧用动物造型特点,并与实用性结合,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不仅形象生动有趣,构思更为巧妙。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战国中期银包金玉带钩、错金嵌玉铁带钩,山东省曲阜县鲁国故城出土的战国中期玉兽面带钩及江苏省无锡市鸿山镇越国墓出土的透雕玉带钩,均是以多种材质组合制成,工艺令人叫绝。

玉龙形带钩成为后世玉带钩的一种范式

出于着装与标榜身份的需要,汉代带钩出土较多,仅1983年广东西汉南越王赵眜墓就出土36件,金、玉质地,级别很高。其中一对玉龙形带钩,长体微拱,腹部有椭圆形钮。这种造型,具有普遍意义,逐渐成为后世玉带钩的一种范式。与其不同,一件玉龙虎形带钩,造型破了常规,材质工艺、形神之美都堪称一流,曲线式的带钩由龙虎并体构成,具有一种动势之美。钩首圆雕虎头,钩尾琢出龙首侧部。龙昂首张口,头上毛上扬,利齿咬住一圆环;虎亦与之配合,利爪攫环,头上一抹美丽沁色,似为王威锦上添花。龙虎躯体及圆环表面均饰以工整的勾连云纹。“风从龙,云从虎”的古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体现一种风调雨顺的吉祥。

整件作品,玉质温润,纹饰细膩,美轮美奂。墓中的另一件玉龙虎纹带钩,也是龙虎合体题材。其由青白玉琢成,采用传统形制,但工艺构成较为复杂,是由一根铁条穿连八块玉组成。钩尾琢成宽扁式虎头。虎凸眼,直鼻,长有一对獠牙,弯弯的胡须上扬,一副虎虎生威的样子。钩部瘦长琢成龙首,龙的两后爪搭在虎背上,一爪直伸虎头颈处。二者形神和谐,浑然一体。

如此小的带钩上, 也要打上祈福烙印

如此精美之作绝非孤品,安徽省巢湖市北头山西汉墓出土一玉带钩,就与南越王墓的这件带钩工艺相仿,同属异形带钩中的珍品。不仅如此,带钩的钮面还以阴线细刻“中二”铭文。秦汉之际,佩印之风十分流行,这类将印文镌刻于带钩钮之上,既可作皮带钩,又兼作私人印信的器物,常被称为“带钩印”。

这类带钩有的钩钮直径小到不足一厘米,印文内容常见图案和吉语等。“中二”铭文或许是墓主的名字,也或许寄托某种含义。汉人一生以各种形式祈福。一件如此之小的带钩上,也要打上祈福的烙印,让人觉得,生命虽无常,但在乐观的汉人面前,美好人生总是令人向往。

(本版图文出自王亚民、秦伟《玉器的故事》,故宫出版社)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