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披保本理财的“皮” 银保监会点名假结构性存款
日期:[2019-10-11]  版次:[A16]   版名:[财眼]   字体:【

信息不明,强制投保,限制消费者自由选择等互联网保险乱象引起关注

新快报讯 记者乔麦 刘威魁报道 10月10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组织银行业保险业开展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银行业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包括,产品多层嵌套,结构复杂,产品说明书等销售材料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不完善;结构性存款假结构,替代保本理财,或按保本产品宣传销售等。保险业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包括产品方面、销售方面、理赔方面等,如保险条款内容不明确、指代性不强,如航班延误险中对航班取消和延误、起飞时间和到达时间的概念界定不清,易使消费者混淆。

监管趋严 将缓解银行负债压力

据悉,结构性存款通常的操作是将本金投资于银行的定期存款,将定期存款的利息投资于期权市场。根据某个时间段或时间点投资标的价格波动,选择是否行权。

记者昨日查询发现,多家银行均有结构性存款产品在售,此前和理财产品混卖的结构性存款大多已被划归到“存款产品”的分类中,而在售的结构性存款产品中也有不少假结构性存款。以某股份制行在售的一款期限为92天的结构性存款为例,该款产品挂钩标的为“上海金上午基准价”。据某国有行的理财经理介绍,黄金原本就属于较为稳定的投资品,通常来说价格不会发生较大波动,三个月内上涨至610元/克和下跌至80元/克的几率微乎其微,因此,购买该款结构性存款,客户能够获得的年化净利率就是3.59%,基本上处于保本保收益的状态。

假结构理财缘何屡禁不止?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产品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但百姓稳健的投资需求仍在,另一方面银行也有揽储的需求,所以结构性存款变成了这些保本理财品的替代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银行及监管部门应注意百姓对这部分理财产品的需求,并研制出类似的产品符合其需求。

实际上,今年以来,监管层越来越重视假结构存款的问题,连同停办“智能存款”类型活期存款创新产品,多次出台文件对银行的变相高吸揽储予以遏制及纠偏。有机构预计,对结构性存款和智能存款等高成本负债的规范约束政策预计将在四季度陆续出台和严格执行,这将显著缓解银行的负债压力。

信息不明 互联网保险乱象多

此次《通知》还特别提到了互联网保险乱象。其中包括销售对保险产品关键信息说明不充分、不明确,如宣传销售时,为吸引消费者购买,故意使用误导性词语组合,混淆和模糊保险责任,导致消费者不能正确理解产品功能和特点,购买不符合自身保障需求的产品;将投保过程嵌入其他诸如网络借款等业务流程,而对保额、保费、保险责任、保险产品的承保机构等投保信息告知不足,导致消费者对投保不知情。

互联网保险乱象中还包括,在网络销售中限制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如与第三方网络借款平台合作,强制消费者在借款过程中投保意外险、保证保险等,若不投保则无法办理借款;并指出互联网业务中的保险公司、中介机构、第三方网络平台的角色定位边界不清晰、第三方网络平台经营主体与披露合作的第三方网络平台主体不一致,存在违规经营的风险。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