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扶业:贫困户有了固定收益 扶心:残障人士迎来“新生”
日期:[2019-10-14]  版次:[T18]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贫困户叶小兰在村口开了一间“扶贫超市”,平常每个月能有700元左右的利润。

■为了最大程度增加贫困户的收入,驻村工作队通过多种形式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2019年农业产业园销售鸡和鸭1.5万多只。

■扶贫工作队鼓励贫困户积极养鸡增收。

■驻村工作队帮贫困户叶逢松落实了4万多元的危房改造款,他的士多店就开在新修好的房子里。

东莞市政协办公室帮扶韶关市官陂村

在韶关市南亩镇与坪田镇的交界处,有一个总人口385户1862人的贫困村,名叫官陂村。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41户中,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31户94人;无劳动能力贫困户10户20人,因病、因残、因学致贫是主要原因。自2016年开始,东莞市政协办公室对口帮扶官陂村,从产业、基础建设、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展开了对当地的脱贫帮扶。其中对于“贫困残疾人”的特殊贫困群体,驻村工作队想尽一切办法保证他们“不掉队”,通过“鼓励种养”“扶贫车间”“扶贫超市”等举措,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努力加入到脱贫队伍中来。

■采写:新快报记者 严蓉

■图片:新快报记者 孙毅

特色产业保障贫困户基本收入

官陂村的村民,历来主要以传统种养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很多农户都养有猪、鸡等,但由于散养,不上规模,加上缺乏养殖技术,村民的收入偏低,村集体经济薄弱。”东莞市政协办公室驻村第一书记袁新征说,为有效增加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东莞市政协办公室驻村工作队以传统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升级改造传统养猪场,依托官陂村旁养猪企业——温氏养猪公司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懂现代养猪技术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做强做大官陂村传统产业。

2017年7月,短短9个月的时间,占地3000平方米的官陂村现代化高效养猪场(一期)建成投产,年养殖生猪规模2400头,总投资120万元,是目前南雄市第一个现代化高效环保养猪场。

“我们成立了官陂村双收山养猪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新型产业帮扶模式,投入扶贫资金50万元,每年可获得固定分红15万元,连续分红10年。”袁新征说,这个高效养猪场每年就为全村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增加约1100元,为村集体增收3.75万元。不仅如此,养猪场还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实行“411”合作模式:即“四提供、两确保”,由温氏公司提供猪苗、饲料、药物保健和技术服务,一定确保回收,由温氏公司承担市场风险,一定确保合理的利润回报。

除了高效养猪场,驻村工作队还结合官陂村实际,把精准扶贫、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三者结合起来,引进社会力量,通过出租承包、帮扶资金入股共同开发经营建设等形式,打造新的产业扶贫项目——官陂“七彩”农业产业园。2018年3月,产业园正式开园,目前主要种植了三华李、鹰嘴桃、油茶、板栗、血橙约300亩,养殖了七彩山鸡、贵妃鸡、五黑鸡、三黄鸡2万多只、四大家鱼4万尾,总体规划发展目标是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

“产业园采取‘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贫困户不仅有分红,还会被吸纳到基地务工、学习种养技术。”袁新征说,去年在基地的示范带动下,12户贫困户发展养殖贵妃鸡720只,并与基地签订产销协议,人均增收1200元。此外,为了最大程度地增加贫困户的收入,驻村工作队还通过机关工会购买、发动政协委员和南雄当地企业购买等形式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2019年农业产业园销售鸡和鸭1.5万多只。

补好“短板”,“扶贫超市”让她立业又励志

通过驻村工作队的努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只要有劲头、愿意干,依托村子里的养猪场、农业产业园等相关扶贫产业,脱贫不是难事。然而,贫困户中的特殊群体——贫困残疾人,有的因为缺乏劳动能力等实际困难,往往成了脱贫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为此,驻村工作队想尽了办法。

今年56岁的叶逢松,有肢体上的残疾,虽然行动尚可,但却干不了重活,也无法外出务工。“我们夫妻俩以前开了个很破的小士多店,一年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勉强够糊口。”叶逢松说,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帮他申请了扶贫资金,买了100多只鸡苗,鼓励他发展养鸡项目,村里的合作社还包回购,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不仅如此,驻村工作队根据国家的扶贫政策,还帮他们落实了4万多元的危房改造款,现在士多店就开在新修好的房子里,看起来宽敞了很多。

和叶逢松一样,受益于驻村工作队帮扶的,还有今年30岁的叶小兰。官陂村的村道路口,在一间打着“扶贫超市”招牌的门店里,叶小兰坐在轮椅上,笑脸盈盈地招呼着来买东西的顾客。

“要是在以前,我们跟她说话,她都不理的。”袁新征说,叶小兰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失去行走的能力,自此就只能待在家里,靠父母养活,渐渐变得孤僻寡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叶小兰也渴望接触外面的世界,但苦于没有途径,也找不到适合的生存方式。

在驻村工作队的多方协调下,通过对接韶关的电商企业,再引入扶贫资金,帮助叶小兰在村子里开了一个约40平方米的“扶贫超市”。“手机上就可以操作进货,送到超市门口,方便得很。”叶小兰说,自从开了“扶贫超市”,不仅收入增加了,逢年过节一天的利润就可以达到近300元,而平常每个月也能有700元左右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她与外界交往的窗口被打开了,变得自信开朗了很多,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我以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要一台电动轮椅,这样无论多高的坡,我都能一个按钮就能上去了。”叶小兰说。了解到叶小兰的心愿后,驻村工作队发动社会力量,为叶小兰等贫困残疾人捐赠了三台电动轮椅和3副拐杖,方便他们的出行。

“对于贫困残疾人的帮扶,我们除了帮他们认真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和补助之外,还会开展农村的实用技术培训,‘面对面’送农科技术上门,目前已经扶持了3户残疾人家庭自主创业,激发他们发展生产的内在动力。”袁新征说。此外,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开展“助残·圆我安居梦”“关爱残障人士”等活动,2016年以来共投入约56万元,帮扶12户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发放家具、残疾器材等一批物资,解决贫困残疾人居家生活和户外出行等方面的生活困难,提高他们的自主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帮助贫困残疾人圆“安居梦”。

经过三年多的帮扶,驻村工作队累计投入资金495万元,完成官陂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共65个,新增了4个特色产业1400亩,养殖项目3个,种植项目1个,完成危房改造21户等,目前34户96人已脱贫,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8.8万元。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