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携手共建窗口“菜篮子” “黔货出山”飞入大湾区
日期:[2019-10-17]  版次:[T25]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福泉市江楠农业精品蔬菜产业园。

■参加对口支援的陈佩怡给当地群众义诊。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科研人员指导农户检测土质。

海珠区对口帮扶贵州福泉市、瓮安县

一个占地1100亩、总投资2500万元的“菜篮子”,从签约到投产只花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在广州市海珠区对口帮扶的贵州省福泉市拔地而起,自此,更多新鲜蔬菜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千家万户。建立一个精品蔬菜“全产业链”、打通一条“黔货出山”渠道、带动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这是广州市海珠区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交出的一份出色答卷。

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海珠区还有一张亮眼的“成绩单”:2018年9月,由海珠区对口帮扶的贵州省瓮安县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名单。自2016年帮扶福泉市、瓮安县以来,海珠区聚焦贫困人口,围绕人才支援和培训、教育、卫生、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等方面,探索并形成了富有成效的帮扶路径,为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海珠力量和海珠智慧。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图片:通讯员提供

福泉:培育农业全产业链 建设大湾区“菜篮子”

“从2017年到2019年,我们联系东部企业在福泉收购辣椒超过3000吨。”广州市海珠区派驻福泉市援黔干部苏朝阳透露的这一数字,意味着当地特产辣椒有了一条稳定的“出山”通道。

辣椒仅是“牛刀小试”,对于超过九成人口在农村、九成以上贫困人口在农村的福泉市而言,海珠区着力推动建设的精品蔬菜产业园,为逐步实现当地18个坝区农业产业化,促进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革命,助力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福泉市牛场镇水源村,占地1100亩、总投资2500万元的江楠农业精品蔬菜产业园今年已投产,规划建设蔬菜良种苗木繁育大棚6栋,反季节蔬菜大棚300亩,露天蔬菜生产基地600亩,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规划建设3200立方米冷库,560平方米分拣包装车间。该项目可年产蔬菜5000吨,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带动建档立卡户120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为补齐蔬菜商贸流通的“短板”,还有一个占地50余亩、投资3000万元的配套项目将于今年底落成。目前,福泉正加快形成覆盖蔬菜生产、包装、冷链、物流和市场的农业全产业链。“培育一个农业全产业链,搭建‘黔货出山’的稳定通道,带动一大批贫困户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在苏朝阳看来,这既是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帮扶的初衷,也是产业扶贫的最终目的。

立足福泉禀赋,海珠区还瞄准了当地深度贫困乡镇仙桥乡的火姜。在仙桥镇大花水村、王卡村一带,农民具有丰富的火姜种植经验,火姜种植历史悠久,但一直以散户种植为主,未能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优势。2018年,海珠区为仙桥乡捐资100万元,建设仙桥乡火姜深加工项目。通过“双订单”机制,鼓励群众发展火姜种植,年产生姜900吨,实现对200户贫困家庭的利益连接,一年户均保底分红500元,一年一亩户均增收3900元。

瓮安:两地联手开辟“黔货出山”新模式

曾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瓮安县,总人口53万人。2014年,全县97个村居,有46个被认定为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7630户60485人,贫困发生率达14.5%。2018年,瓮安县已顺利实现脱贫摘帽,退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名单。

“人才,尤其需要经验丰富的教育、医疗等专业技术人才。”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黔南组组长黎建明表示,2017年6月,他从海珠区来到瓮安县,“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积极依托海珠区的资源优势,往帮扶地区“派人才”。

仅2018年,海珠区就选派了17名优秀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才组团帮扶瓮安。帮扶期间,他们既当“教练员”,又当“运动员”,累计培训师生、医护人员超过4000人次,有效提升了当地教育、医疗卫生水平。海珠区蓝天中学的教师陈明海主动请缨二赴瓮安;海珠区中医医院的骨干医生陈佩怡,2019年继续挂任瓮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他们的故事,也在两地传为佳话。

为开辟“黔货出山”新模式,海珠区与瓮安县联合成立了广州瓮海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使瓮安的优质农产品第一次在广州市有了展示的窗口。同时,积极在广州为瓮安企业提供展销平台,使瓮安农特产品登陆广州塔,黄金芽茶叶远销迪拜。今年上半年,仅通过瓮海公司渠道销售的产品已达100万元,线上线下卖往广东地区的产品累计达757.63万元,惠及贫困人口1100多人。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有效促进贫困人口就业,要实现出得来、留得下、稳得住。为此,海珠区制定了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补贴方案,培训贫困人口354人次。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565人,其中到广东省就业222人,在瓮安县设立扶贫专岗100个,成立2个扶贫车间,实现省内就近就业283人。今年还新增3个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口139人。

人物

“陪孩子成长,是我最大的幸福”

“和孩子们在一起,陪伴他们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来自海珠区的“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张东方,2018年底开始挂任瓮安第六中学副校长。

走进瓮安六中,张东方结合学校文化设计的生命教育长廊、传统文化教育长廊、中国心世界眼长廊三个主题长廊,已成为校园的亮丽风景线。在她的邀请下,中国科学院张景中院士来瓮安讲学,为全县初中数学教师讲“大课”。瓮安六中还成为张景中院士工作站实验基地学校,这为学校的教学发展提供了专家团队的有力支撑。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100%,作为老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这是张东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针对校园精准帮扶学生多达186人这一特殊情况,她推动建立了心理沙盘室,为特殊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走访辍学学生,重塑学生自信,让学生返回课堂。得知一名留守儿童不幸失去母亲后,她主动申领资助这个孩子,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帮助和鼓励,让孩子重获母爱的关怀。

人到半山路更陡,越到关键时刻越要迎难而上。近日,海珠区政协组织委员赴福泉市、瓮安县考察扶贫协作项目,对接推进扶贫协作工作,并向当地医疗和教育系统捐赠资金180万元。

数据

目前,海珠区共承担全国五省十县(市)的对口帮扶工作任务。其中,省外对贵州省福泉市、瓮安县、都匀市、罗甸县、独山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对重庆市巫山县福田镇、双龙镇、龙溪镇,新疆疏附县铁日木乡,西藏波密县多吉乡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从2016年9月始,海珠区对口帮扶贵州省福泉市、瓮安县。2016-2019年,海珠区共拨付区财政资金1.36亿元。其间,选派18名医疗技术人才赴福泉市、瓮安县挂职交流;选派18名教师挂职支教。2018年9月,瓮安县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名单。

2018年12月开始,海珠区各帮扶单位结对帮扶贵州省都匀市、罗甸县、独山县49个深度贫困村,每村安排1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帮扶项目,共筹集民生帮扶资金及物资共计220.86万元。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