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从“革命之红到发展 之红” 扶贫让人心又回来了(2)
日期:[2019-10-17]  版次:[T13]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汕尾华侨管理区第八社区用彩绘美化贫困社区,原本普通的小卖部摇身一变网红景点。

■新酉村完成了祠堂前大水池、古城墙的修缮工作。

■八社区经过精准帮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有的贫困家庭通过养鸡,或是种植高经济价值水果,慢慢脱贫,步入小康。

以“新时代特区与老区扶贫共建”为主题,2013年 开始的“深汕情缘”仍在持续

新酉:“思想贫困”村走上“正路”发展

距离红海湾畔东尾村69公里的陆丰县碣石镇新酉村,同样被发展旅游的氛围包围,是深汕指挥部倾力打造的另一张“旅游扶贫”名片。2020年前,通过精准扶贫,新酉村将依托旅游扶贫产业,揭开这座老村的全新一页。

据记载,明代中叶,粤东沿海备受倭患,陆丰的甲子、碣石两地尤为严重。明嘉靖年间,名将俞大猷挂帅,提兵至碣石卫城抵抗倭寇入侵。凯旋时,他在碣石卫城北郊一处巨石上镌刻“万世太平”四个大字,以纪战绩,也表达了期望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的美好心愿。

时至今日,“万世太平”石刻仍在原处守护,新酉村内还能找到碣石卫城、古城隍庙等遗址。走进新酉村,还能看到每家每户依旧按照传统旧俗,挂在门上的大红色姓氏灯笼,这是潮汕地区宗族文化的经典表现。

然而,来自深圳罗湖区的扶贫干部刚到来时调查发现,新酉村的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经济成就的追求,总爱寄托在发偏财、横财上。“一个村里十几座庙宇,十几处祠堂,拜神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产生的费用成为村民的大头开支。”

今年接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的深圳干部陈丽斌告诉记者,村民改变思想,找到正确的创收路径,弘扬正面文化,才是新酉村的“正路”。

“新酉村正在打出‘旅游扶贫’牌谋蜕变。今年以来,村里完成了祠堂前大水池、古城墙的修缮工作,新规划了2.5公里‘绿色旅游长廊’,以‘万世太平’石景点为起点,贯穿新酉村,串起散落村中的古迹。与此同时,碣石湾离新酉村只有半小时车程,碣石湾海鲜资源丰富,能为村子吸引旅游人气。看到这个资源,扶贫队近三年联合新酉村,统筹了一千多万元,投入到碣石美食城建设项目。项目就在新酉村辖区内,项目建成不但对新酉村有长期‘造血’功能,而且将对新酉村的就业和产业的长远发展有深远意义。”陈丽斌兴致勃勃地描画道。

产业规划为新酉村指明了正确的经济发展方向,加上罗湖区教育局为村小学、中学引进教育扶贫资源,崇文重教的风气又回到了村子去。

“曾经为前途迷茫的失业青年,看到村子的可喜发展,走出家门口就业;村委村政府为了支持崇文重教风气传播,特意收回唯一的产业——三间收租铺子,开放给村民做公共阅览室、党建活动室和传统文化展示室。这些举动,让新酉村的风气焕然一新。”陈丽斌介绍说。

3亮点

扮靓社区凝聚人心

点亮和谐发展未来

精准扶贫的走向,是让乡村遇见美好生活,东尾村和新酉村欣欣向荣发展,是深圳帮扶汕尾省定贫困村的缩影。

华侨管理区第八社区里,扶贫干部请来画家和美术专业人士,为社区的旧房子外墙涂上彩绘,在活泼的画作点缀下,社区生活气息变得温馨暖心,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

如今,村道崭新,村外还有飘着香气的连片果园。群众告诉记者,八社区在深圳前海驻村工作队进驻后,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一些贫困家庭,有的通过养鸡,有的通过种植高经济价值水果,慢慢脱贫,步入小康。

修缮贫困户的危房、清理垃圾四散的巷道、治理水渠环境……三年来,2215项帮扶项目落实到八社区等汕尾乡村社区,并稳步推进。在扶贫工作队点滴努力下,村民亲眼见证了自己居住的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

以汕尾市区附近的贫困村东二村为例,环境好了,出行道路铺好了,就连身患重病的贫困户,也得到扶贫干部助医,筹集到救命钱——看得到、摸得着的扶贫成效,让乡亲们竖起拇指点赞,和驻村干部的关系更加融洽。

“今年以来,东二村推出了以保洁为主的公益性岗位,一些贫困户踊跃报名应聘;村里搞大扫除、垃圾分类等工作,不少村民争当志愿者,身体力行支持,这都是对扶贫干部的支持!”一场精准扶贫,让远离多年的民心又凝聚了回来,而且对干部充满了信任。这是进驻东二村的深圳扶贫干部陈刘木最欣慰的,“乡村振兴谋发展,扶贫始终离不开群众支持和用户,成效才能久远维持。”

2016年以来,深圳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的目标精准发力,为帮扶的汕尾地区打造了乡村旅游、红色教育、特色种养、民生帮扶、基层党建、深汕特别合作区飞地经济等多张扶贫名片。

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深汕帮扶指挥部总指挥叶健德表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直是深圳对口帮扶汕尾的“责任担当”。

“不忘初心,饮水思源。”叶健德同时指出,对于汕尾这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海陆丰红色土地,帮扶干部始终将老区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从“革命之红到发展之红”,要为开创汕尾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