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密织,1、3、5分钟处置圈遍布全城;
科学部署,保持24小时见警、管事、巡逻高压态势
8月26日22时许,110报警服务台接报,白云区太和大源村某超市旁边发生一起挟持人质警情!
110台立即将警情转给广州市公安局联勤指挥中心,联勤指挥中心民警立即将最近的巡组信息调取出来,将警情直接转送给路面巡组,并通知市、区两级羊城突击队赶赴现场应急驰援。接到指令后,各路警力立即向事发地点集结。
当时,嫌疑人持刀站在被挟持人的身后,情绪十分激动。谈判专家运用谈判技巧转移嫌疑人注意力,突击队员则寻找有利位置随时待命。看准时机,民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果断将犯罪嫌疑人制伏,安全解救人质。
这就是不久前发生的一幕。体现了近年广州警方立体化巡逻防控体系实施后,警方的快速反应。市民日常感受到的秩序井然,其实,背后一直有着广州警方在默默排除各种治安问题,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70载沧海桑田,70载栉风沐雨,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广州公安民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智慧和汗水不断谱写新时代平安篇章。现在的广州,是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目前,广州警方以“最大限度严密防控布局、最大限度缩短应急响应时间”为目标,高标准打造一支1.1万多人的专职化巡逻防控队伍,突出人流高峰时段和重点部位,规划设置多个覆盖全市的“1、3、5分钟”快速处置圈,科学部署市、区两级特巡警力量、武警力量的叠加巡逻,大力营造24小时见警、管事、巡逻的高压态势。
而早在2016年2月1日,广州市公安局就已成立首支城市快速反应处突战斗队伍——“羊城突击队”,能够协同路面警力第一时间参与处置各类重大突发案事件。
除此以外,广州警方突破传统巡逻防控空间维度,将地下空间、低空领域、水域整体、网络空间纳入巡防体系,构建视频指挥调度天网,在全市240多个地铁站点建立“地上地下”联勤防控工作机制,织密“多维度”“无死角”巡防网络。
与此同时,广州警方还整合信息资源,打造了坚实的“指挥云”平台,实现警情、警力、视频、卡口、网络等警务资源“一键指挥调度”,实现指挥中枢和一线民警点对点紧密互动,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做到“反应快、指挥快、到场快、处置快”。
■总策划:许志权 ■策划:冯树盛 ■统筹:张小奋 ■采写:新快报记者 彭程 通讯员 张毅涛 马威 李玺迪 ■设计:吴煌展 ■图片: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