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以需求为导向,公益才能走向精准
日期:[2019-10-21]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木须虫

据报道,做了8年公益,当一个受助女生婉拒了送的书包,清幽才意识到女孩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于是,她在2016年发起“关注贫困女童生理健康工程”的“白色贝壳”计划,资助贫困女童生理卫生用品。当那名婉拒了书包的女生拿到资助的卫生巾时,哭着和清幽抱在了一起。“白色贝壳”计划受资助的女生数量增长很快,2016年时只有几百人,2019年已经发展到一万三千多人。

“白色贝壳”计划受到众多贫困女生的欢迎在情理之中,作为特殊的生理健康需要,计划不但提供了必需的用品,还根据农村贫困地区女生生存的实际和心理特征,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生理卫生和青春期心理教育,教会她们正确认识青春期,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知道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计划从物质层面的帮助走向了精神层面的关爱以及成长的引导,孩子们受益不只是一时,有可能是终生。

当然,值得关注和反思的不只是“白色贝壳”公益计划的成功,还有催生“白色贝壳”计划的背景。 2015年,清幽和朋友们买了书包送给山东一所学校里的贫困女生,没想到那位女生说:“老师,我已经有六个书包了”。应当说,类似的情况至今还存在。这种大水漫灌式的公益,会使得公益资助效益受损。

“白色贝壳”公益计划的成功,在于以需求为导向。资助对象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也会与时俱进,这对公益提出了进一步差异化的要求,既包括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延伸,更包括不同群体、区域提出的不同诉求,如贫困地区女童生理健康的关爱、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后的职业能力教育等等。这些都要求公益机构去作针对性的研究,把更多的精力从募捐转向项目的精细策划与精准实施,使得公益资助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促进公益提升增效,加快公益实践模式的转型升级。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