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老讲义如火炬之微光不息 提醒着人们要尊师重学
日期:[2019-10-27]  版次:[A09]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哲学讲义数种。

■展览现场


“近代以降,因钢笔之发明,而师者多手书之,生徒多笔记之。书写纵慢,态度从容;笔钞劳力,纸墨余香。”

这是“爝火不息——习之堂藏老讲义百种特展”中,周春健教授所书之弁言,也是他对这一特殊“故物”的诚挚告白。

“爝火不息”,火光虽微,却一直在那里。成熟于己亥年春、于中山大学锡昌堂展出近半年的本场老讲义百种特展,自夏而秋,持续葆有着人们对百年文教递变、师生温暖情谊以及学人藏家风范的追忆热情。它提醒着人们对师的尊重,以及对学的怀念。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实习生 戴家琪

1

“讲义”一词,始见于晋

“讲义”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晋人陆士龙有“宾友嘉客讲义于前,往古来今日闻于耳,故知积德广而流芳”的表述,是“讲说经义”之意。

至南北朝,讲“义”除了讲说儒家,亦含宣讲佛理。宋代“讲义”一词向名词化过渡,朱熹教宋宁宗读《大学》,每讲一章必编讲义,讲义且传及宫中诵读——这是中国有讲义的开始。

清代“讲义”外延进一步拓展,既指当时书院所用之教材,也指教师课前整理的讲稿及学生的随堂笔记。民国始建,教育革新、大师辈出,讲义更是在凝结笔者智慧、传递师生情义、推动知识自庙堂普惠民间的系列行为中,担当了重要角色。

2

名师手迹,奔来眼底

“爝火不息——习之堂藏老讲义百种特展”,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习之堂儒学馆承办,以明清以迄建国后的老讲义一百余种,以可见的故物与持续的深情,展现出百年间的文教兴废和学术递变。

郑振铎讲“中国文学史”,贺麟讲“西方哲学史”,蒙文通讲“王安石变法”,沈知白讲“中国音乐史”,张禾瑞讲“概率理论”,还有撰写在整版红色“荔浦芋扣肉”商标背面的黄天骥讲《桃花扇》……名师讲堂,就这样奔来眼底。

目之所见,有以下六个主题——

“前代遗珍”,包括明清刊印或手写讲义四种,以及民国时期手写或油印的讲义十余种。“域外拾零”,呈现儒风泽被东亚之时日本的和刻本《四书》讲义,有民国学人赴日本学习工程学的讲义,也有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宇航员的援华授课讲义。

“师者手笔”,全国各大院校与科研机构知名学者的亲笔讲义手稿三十余种尽现眼前。

“生徒钞记”,乃学生笔录的课堂讲义,讲授者和记录者皆为名家。

“下庠片羽”,包括中小学各科讲义手稿八种,同时展示周春健教授曾任中小学教员多年的先父遗留下之若干手泽,以示慎终追远。

“油印撷英”,包括刻版油印的讲义十余种,程千帆先生《校雠广义目录编》等是个中精品。

据初步统计,展览期间,进场观众达数千人次,为近期校园类展览之佼佼者;接待机关、高校、中小学及社会参观团体20余次;“谈艺问哲‘习之堂藏老讲义特展’四人谈”之沙龙反响强烈;城中主要媒体均对展览给予了大篇幅报道。

3

悉心收藏,蔚为大观

“爝火不息,是谓道火幽微,唯赖举薪者得以传薪矣。今观周子春健兄是展,知永正夫子之所指许也。”诗画家刘释之如是评价。

传薪也是一场相隔百年的追寻和遇见,是散落沧海的遗珠在有缘人的搜罗下重现序列的过程。

周春健自述道:“吾素喜收藏,近年创办‘习之堂儒学馆’,著意搜罗百余年来中国及域外师生讲义手稿五六百种,涉及学校一百余间。极珍宝之,究其因,一则其具独特之文献价值,可补学人正式著述之阙;二则由其工整笔迹甚或反复涂抹,宛若可见当时课堂授受之亲切场景,于今日之师与生、教与学,亦或有所启迪焉。”

其人温润,爱字敬文,也因如此,“讲义”这一如今于藏界鲜成系列者,在其经年往返各地旧书市场、名校周边的有心收集之下,居然蔚为大观。

游历各地,于旁人是与风景的邂逅,于周春健,是有备而来的与先贤的遇见。“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他们父女都喜欢寻觅旧书店、旧集市,很多的讲义手稿,都是这样得到的。”周春健的妻子、展览的共同策划者谭巧云说。

“这宗藏品跟我有缘”,那日在展厅,周春健与记者行至一套手稿面前突然止步。他看着这全套工整排列的21册讲义,说,“我为了得到它,争取了三次”。那年,在广州一个旧书店,他遇见了来自湖南浏阳刘年规的一批手稿。刘先生参加过革命,后来曾到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后在武昌大公中学当国文老师,手写的这21册,既有其当学生时的笔记,也有当老师时的悉数学术成果。“刘年规先生讲义、笔记学术水准甚高,置于今日高校,恐怕也当得上教授的水平。”

手稿要价好几万,几年前这价格不低,周春健犹豫再三,也尝试过二次谈价,可惜藏家并未让步。“第三次,我是有备而来。他是湖北黄冈人,我就和他套近乎,说自己在湖北工作多年,并赠送给他一幅自己专门为他写就的苏轼《寒食帖》书法作品。”

惟诚动人,于是,手稿来到了周春健的“习之堂”。“而且卖家还主动减免了我数千元,并且感慨道,终于来到合适的人手中,因为也有人对其感兴趣,如果不是及时交割,一周后可能就会失之交臂。

4

师之表率,感人至深

真正的喜爱,从不会让“失之交臂”这件事发生。今天,“习之堂”收藏有六百余种不同的讲义,从展示的那些规整的文字和泛黄的纸张中,你会感觉,展厅虽然安静,但是生机盎然——是老先生手挟讲义沉稳前来的步履,是“同学们好”“老师好”的呼应,是板书时寂静飘落的粉笔尘埃,以及学生低头抄写的簌簌声响。

“在这些讲义上,我们看到了老先生对字词的敬畏,对课堂的敬畏。”周春健介绍,在他收集整理这些“故物”的过程,往往被最简单的行文所感动。“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我们这门课是哲学……一旦当你从经验的、常识的、生活的层面超拔出来,进入哲学的世界去观照世界和自我人生,就会获得一种非比寻常的感觉……”这是张岱年先生在清华中文系的哲学入门课上,循循善诱的讲义。

“那时的人,对每一个字,即将向学生传授的每一个字,都极端慎重。你看,他们甚至会把‘同学们好’‘大家好’这些开场的口语,认真写在讲义上。为人师表,他敬畏每一句话,他敬畏课堂和教育。”

“我和你说一个插曲”,周春健说,“莫砺锋先生,程千帆先生的大弟子,唐宋文学的研究大家,当年刚工作的时候,手写讲义,讲的每一句话,在课堂上怎么说,悉数记载于纸张上。更关键的是,个别的地方,他后面会加括号,写上‘这里语速稍慢一点’,有的甚至在表述后面加括号,写一个‘笑’字,就是提醒自己应该在那个时候,让课堂发出笑声。他在期待,他期待同学的那种反应。这个,实在是极度的负责,极度的认真……”

说到这里,周春健眼睛红了,他一时没办法继续说下去。

5

潜德幽光,爝火不息

你是多么的重要,我要一字一句写下即将对你说出的话——这个听起来,像是上个世纪才会发生的事情。

然而这一百多件讲义,让我们回到了这样的历史现场。在快速消费的、电子化的今天,这样的藏品和展览,能够唤醒人们对昔日沉静书写、倾心相待的记忆;那种一笔一划的严谨,让人感受到久违的认真。

它让我们知道,就在离我们不远的时间之外,曾经有那么一群人,在学养上、在品格上,是如此的不同凡响。

在为“老讲义”展览专门举办的“谈艺问哲”学术沙龙上,中山大学教授陈少明从作为“现象”的收藏入手,对老讲义展的意义予以了哲学提升。他说,通常意义上的专业收藏主要有财富、审美和知识三种类型,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收藏,那就是“故物”。故物关乎个体记忆,记忆代表了过去的经验。习之堂的收藏是专业的,因为藏品超出了个人范畴;但同时也是个体化的,因为老讲义等展品无疑是对记忆和经验的承载,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春秋》‘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可表达收藏这一行为的时间意义,而哲学必须理解这一时间序列并有所行动,这正是老讲义展的价值所在。”

在这个时间的序列之中,我们发现它,并有所行动,于流年碎影之中感知书写的永恒温度,潜德幽光,爝火不息。

人物介绍

周春健

男,1973年生,山东阳信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四书学、诗经学、文献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著有《元代四书学研究》《经史之间》《诗经讲义稿》等。属意书画,雅好收藏,创办家庭式博物馆“习之堂儒学馆”,编撰《家庭国学小讲堂》讲义一百讲。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