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肺癌原研靶向药降价入“4+7”, 抗癌药价纷纷下调
日期:[2019-10-29]  版次:[A19]   版名:[新健康]   字体:【
■廖木兴/图

全球每年的新发肺癌病人,每3人就有1人是中国患者。“我们医院这几年每年新就诊的肺癌数是3600例左右。”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张兰军教授称。而同时,肺癌的精准治疗思路已经越来越明确,靶向和免疫治疗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4+7”政策实施后,一批肿瘤、心血管病、哮喘、腹泻等的药物进入带量采购名单,其中就包括肺癌靶向药。

■新快报记者 梁瑜

精准治疗已将肺癌按有无基因突变分类

全国著名肺癌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吴一龙教授在近日举行的“南方肺癌精准治疗论坛”上称,2015年提出了精准医学。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肺癌诊疗逐渐步入以基因检测指导治疗的“个体化时代”,同时,靶点的选择也越来越精确。

吴一龙称,在精准医学等理念下,现在肺癌分成两大类,一种是有基因突变的,一种是没有基因突变的。有基因突变的首选靶向药物。2004-2019年间,针对EGFR、ALK、ROS1、HER-2等靶点的多个靶向药物先后涌现,以EGFR靶点为例,继一代靶向药吉非替尼之后,二代靶向药阿法替尼、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也相继在我国获批上市。没有基因突变的,选用免疫治疗,如K药、O药和即将在我国获批的Imfinzi等,这是肺癌精准治疗的趋势。化疗的位置在今天的肺癌治疗中已经开始往后退了。

但是,不能只在对晚期肺癌进行治疗。医生们寻思,这些治疗手段移到早期比如手术前、手术后,是不是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中国的医生在全球首先成功地把吉非替尼用到早期病人手术前,叫做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领域也有很多新的突破,已有多个PD-1单抗药物在国内上市,免疫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也正在全力推进。

“我们还可能依托对免疫系统的了解,像种疫苗一样让药物起预防作用,这是未来的趋势。”吴一龙称。

“4+7”政策下,进口原研药也变得可及

政府、机构、企业的多方共助,使得创新药物可及性大大提高。

张兰军称,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患者都能够用上质优价廉的药物。他举例称:“在肺癌领域,第一代进口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刚上市时每个月的医疗费用将近1.6万元,很多病人适用但无法承受。”2017年,吉非替尼被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4+7”政策实施后,又成为了唯一一款中标的肺癌靶向药,由原价2280元降为547元,更多的患者享受到实惠,有利于获得长期的规范诊疗。“广州、深圳作为试点城市之一,预计未来全国带量采购实施之后,广东全省患者都可以享受到这一优惠。”

“广州的病人受益很大。”吴一龙称,“广州在推进靶向药物可及性方面做得非常前沿,广州首先提出了医保可以报销第一代靶向药,这在当时是全国最快的,造成了很大影响,正是有了前面的经验才有了后面‘4+7’的实施,相信带量采购大面积实施后,将会真正解决老百姓用药可及性的问题。”

“4+7”以首批25个药品带动同类药降价

“4+7”是指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共11个城市进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

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此次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0%,降价效果明显。其中大部分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还有部分是之前“药效好但太贵”的进口原研产品。

此次“4+7”带量采购政策惠及的疾病领域包括肿瘤、精神类疾病、心血管病、癫痫、哮喘、腹泻等,这些患者将感受到政策带来的重大利好。肿瘤药就有第一代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白血病靶向药格列卫的国产仿制药甲磺酸伊马替尼、化疗药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在医疗改革方面,特别是提升抗癌药品准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此次备受关注的“4+7”带量采购试点工作于去年实施招采。同年12月,联合采购办公室印发《关于公布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文件确定了25个采购品种和约定采购量。包括和吉非替尼“4+7”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百姓将按照中标价购买本次采购方案涉及的25个药品品种。

在业内看来,虽然首批试点只有25个药品中选,但随着医保支付标准调整,为了顺应趋势、争夺市场份额,药企产品降价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已有齐鲁制药、正大天晴等企业的国产抗癌药主动降价。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