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公共平台应更“兼容”冷僻姓名
日期:[2019-11-27]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字体:【

据媒体报道,上海一名大四女生即将被保送研究生,但学校在向学信网推荐过程中却发现,她的名字因含有一个冷僻字,没法录入系统。家长为此事多地奔波,觉得“很对不起女儿”。最终学信网通过技术手段帮助解决,风波才告一段落。

近几年,含有冷僻字的名字在各种注册环节“不兼容”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也暴露了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为何一个人的姓名能正常登记户口,却无法录入学信网这样的公共平台?像学信网这样的公共平台,应该更好地“兼容”公众的姓名,哪怕这些姓名中有冷僻字。

学信网全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制定的电子政务平台。作为一个实名录入学生身份数据的政务平台,学信网对一些学生姓名中含有冷僻字的情况应该早有预案,并尽可能地多收录一些汉字。

要实现这一点,在技术层面已非难事。目前,公安部门系统使用国家标准字库,最大含字3200个以上,还会定期更新冷僻字,已是当前计算机系统所能支持的最大汉字字库。像学信网这样的公共平台,不妨向公安系统看齐,使用更全的字库。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也能体现一个公共平台的便民情怀和担当。

公安部曾在2016年7月召集工信部、人社部等7部门,推动姓名中含有冷僻字的身份证在各用证部门,特别是基层窗口单位全面正常使用。我们期待有关部门的探索能逐步推广,惠及更多领域、更多群众。·新华社·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