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陈章绩:书法和花鸟是国画的基本功
日期:[2019-12-03]  版次:[A09]   版名:[人物]   字体:【
■回望 84x51 2007年

■黄山晓色 69x134 1998年


冬日的太阳缓慢地落下来,落日的余晖染红了江水。在静谧的广州市海珠区小洲艺术村里,关山月的女儿关怡、女婿陈章绩住在河涌边的一栋房子里,闲来侍弄花草,与孙子享受天伦之乐,而关怡依然笔耕不辍,在撰写与父亲有关的书籍。

在艺术界,他们是出了名的低调,而今年过八旬的他们谈起艺术依然神采飞扬。陈章绩认为,画画就要老老实实下功夫,想要画好国画,书法和花鸟是两个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新快报记者 陈福香

关山月唯一点评的作品 《春闹葵乡》

陈章绩从小喜欢画画,1957年,高中毕业的陈章绩如愿考取中南美专(广州美术学院前身),开始追求自己的画画梦。1961年,陈章绩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并留校,任国画系助教,同时教附中毕业班的国画人物课。教学之余,他经常到各地写生,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

1963年,广州美术学院给了陈章绩一个“美差”:派他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国画花鸟,师从李苦禅等国画大师。进修期间,他十分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勤于绘画,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关怡告诉新快报记者,当时广州美院缺少教花鸟的老师,学校就派陈章绩去中央美院进修。“李苦禅先生主要画大写意,郭味蕖先生画小写意、兼工带写,田世光老师是工笔花鸟,三种风格各有不同。此外还有萧淑芳老师——吴作人的夫人,她是留法的油画家,花鸟画吸收了西洋的没骨法,色彩更丰富、更讲究。”陈章绩说起在中央美院的学习经历。

陈章绩回忆,郭味蕖老师的新文人花鸟对他启发很大,“郭先生的画很新,跟以前的花鸟都不同,有更多生活的味道。他经常去农村寻找题材,画了竹耙、农具等等,对比传统文人画非常新颖”。

美术理论家邵大箴曾撰文谈及陈章绩的创作:“人们欣赏他在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一些植物写生,如《水草写生》《水稻写生》,画面简约中彰显出沉静高贵,仅从墨色干湿浓淡的运用以及笔线勾勒,便可看出画家的艺术涵养。”

关山月提倡创作要深入生活,陈章绩也曾办过一个展览,名为“生活中来”。他的早期作品的代表作、1973年的《春闹葵乡》就是艺术源自生活的典型,该作品入选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由多家出版社出版。此后,受外交部委托,陈章绩为我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和驻各国使馆重画了9幅。

陈章绩的《春闹葵乡》讲述的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场景:春耕时分,农民们驾着新买的插秧机,在村民欢快围观的情况下,正忙着插秧。沿着曲折有致的田埂种植起来的葵树,已经密茂成林,使画面呈现出生机勃勃而又无限美好的景象。“关老很少点评我的画,但是这一幅他给了很高的评价。”陈章绩告诉记者。

外出集体创作,黎雄才让他题字

作为关山月的得意门生,陈章绩深得关山月的真传,其用毛笔直接起稿的“绝活”就是关山月亲授于他。陈章绩在山水、花鸟、人物的中国画创作上功力深厚,堪称全才。早年他练就了扎实的写实造型功底,并且追随关山月,毛笔直接入画写生,不打底稿,无论人物或花鸟都惟妙惟肖。此外,他十分推崇任伯年,人物、山水、花鸟兼修,还要写得一手好书法。

说到陈章绩的书法,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有一次,关山月、黎雄才、陈章绩等几个画家一起外出,大家合作了一张大画,画完之后大家在想谁来题字,黎雄才点上了一根烟,缓缓吐出烟圈说:“那肯定是陈章绩题字啊。”自此之后,大家都知道黎雄才也夸赞陈章绩的书法写得好。

陈章绩始终坚持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和重要抒情形式。他认为笔墨的功力不仅仅是一笔一墨组成的转换、对比关系,更重要的是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质;并从整体上概括了中国画的表现方式,是中国画的基本规律、造型观念和方法。中国画中的造型、意境、趣味、格调等问题只能通过笔墨结构来体现。

“想要画好中国画的人,书法和花鸟是基本功,中国画的笔墨、造型功夫,在其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训练。”陈章绩认为。

有评论称:“陈章绩尤为重视书法上的修为,其笔下结字雄健自然,行笔圆润厚重,气韵疏朗贯通,他在岭南老一辈的艺术家中也是少有以书法见长的长者。”

创作和人生都像奔腾的 流水一样永不停息

“他在艺术上比较全面,但为人低调,不会炒作、夸大自己。”关怡曾这样评价陈章绩,而陈章绩在业界也是出了名的低调,从艺逾半个世纪,极少办展览,而他75岁的时候在中国美术馆办的个展,好评如潮,他当时给自己的展览取名“奔腾不息”。他用奔腾的水自勉和明志,表示他的一生不停留在一个地方,要永远向前。

“做人实在一点,自己用功就一定会有收效。画家的成就都在画里体现,不一定非要举办展览。”陈章绩说,画家应该有一颗平常的心。

陈章绩的低调谦逊也是他们一家的风格,关怡告诉记者,他们过年最开心的是可以一起画画,开得争奇斗艳的花卉就是最好的绘画对象,就连家里的猫猫狗狗也入画,一家人其乐融融,好不欢乐。关山月的孙子关坚曾撰文回忆:“家里有一方祖传砚台,那是祖父关山月早年用过的,后赠予我母亲,母亲又赠予我。砚台的木制盖子上有祖父用毛笔亲书‘全家宝’三字,祖父后来还在宣纸上又写了一次,打算找人刻在木盒盖子上,以留子后代存念,有艺道代代传承之意。每每见此砚,则思先辈教诲,勤练苦学,不敢松懈。”

“关山月曾教导我画面要讲究疏密聚散,要有大中小的留白。”关老的教诲言犹在耳,陈章绩数十年的艺术生涯,师承岭南画派的写实传统,也吸收了北方名家李苦禅、郭味蕖、田世光等大家的文人写意,从他的画面中,可以感受到背后的平和与文气,一如其人。

■个人简介

陈章绩 广东阳江人,1938年生,196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63年至1964年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国画花鸟画,先后师从关山月、黎雄才、李苦禅、郭味蕖、田世光诸位先生,擅山水、花鸟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岭南画派纪念馆咨询委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参加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国画创作组,并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中南海、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北京图书馆及我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等处作画。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