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有了这个场地,龙船、武术、醒狮就有展示的地方”(2)
日期:[2019-12-11]  版次:[A07]   版名:[深读]   字体:【


泮塘五约微改造:改善公共空间,同时传承地方文化

●铺地

要有文化特质和村的记忆

何健翔:我不是很认同这种铺地方式,一看就知道是招标工程快速赶工地铺出来的地面。石头本来是一种很天然的东西,现在没了人工的痕迹,全是单一的机器切割。

是否可以做得更细致一点?譬如让公众参与,选择某几天,让居民真的参与到铺这个地面,甚至是自己带来的旧砖,每一户拿一些旧的物料、带着村里记忆和村的传统的物料,铺在这个地上。不是简单机器切好摆下去的,会更加有味道,更加有质感,更加在地。

公众参与是一个好的尝试,但现场缺少公众参与的痕迹。三官庙广场我觉得没有公众参与都可以做到这个样子,这是个合理设计结果的样子。

其实我觉得公众参与不是在大尺度空间,而是在细节,大尺度空间其实还是要专业人士才能梳理。因为每一个在地的文化肯定有它很特别的特质存在,但是这种特质似乎未能很好体现。

用设计赋予原来没有权力的人,让他们手里面有新工具,有新的权力,并且使他们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我认为这个是最高层面上的公众参与。

在机制没有根本性改变下,光是靠设计真的很难。好的城市更新后面必然有一个好的机制。

目前的微改造只不过是相对于以前那种大拆大建的方式在工程程度上的区别,还未在观念上或者机制上产生新的东西。现在不是全拆,而是一栋栋地修,但还未到达一种建立城市机制的层面。

我认为,真正的微改造不应该是传统上通过工程招标的项目式改造,而是通过更简单有效的一个机制进行。可以让居民充分参与的改造,譬如在一些古村,最理想是设计师、居民、工匠、工人都是由他们村的人担任。一旦由招一个职业施工队来做,性质就变了。

好的微改造权利应该是在民间的,这样才能做出真正好的东西。

设计师李芃:我十分赞同也期待这样的公众参与。也许下次有其他项目可以尝试。

未了的心愿:修复敦本堂,恢复习成堂

出版口述史,种植泮塘五秀

“现在村里都整饰过了,但最重要的历史建筑都没有修,敦本堂没有修,要把祠堂的牌挂回去,一条古村不能连间祠堂都没有,是不是?”权叔仍然有满腹的牵挂与期盼:

村内惟一完整保留的祠堂敦本堂,公众参与的第一次沟通共议会,村民们积极讨论它的修复方案。但目前仍然有一户人家在内居住。

据荔湾区住建局称:敦本堂住户有外迁的需求,目前正值活化历史文化资源的契机,将在近期(一个月内)约上住户到房管部门咨询和办理相关申请手续。

村民们的另一个心愿是利用修缮好的公房传承传统文化:

龙船是乡土的农耕文化,习成堂的狮子、武术是一种馆口文化,但现在因为龙船和狮子摆在三官庙旧址,整个泮塘村农业发展的东西没办法展示出来。希望政府可以把一间房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提供给我们,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分开放,我们可以一周有一两晚的免费表演作为回报。

——村民李泉

泮塘村有很多传统文化,希望微改造可以更多留下和融入我们本村的文化,不要像永庆坊一样都出租给外来商家,留下一些空间来做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村民李传毅

村民们的上述建议曾通过微改造的公众参与组织泮塘五约共同缔造委员会,由新快报记者递交给荔湾区文商旅中心。

文商旅中心副主任杨伟表示:“老旧小区改造不再是穿衣戴帽,我们希望以文化来呈现这个区域,改变老城区的文化形象,在地文化是很重要的部分。只要符合区域文化定位,也符合村民的意愿,会优先考虑将已修缮好的部分公房租给村里,作为在地文化传承的空间。建议就承租、运营这些公房做一个方案,具体说明需要哪些房子、用途。若是公益,也需要有一个运营方案。”

村民阿超说跟村里的长辈和村民讨论后,将写一份方案提交给文商旅中心并进行沟通。

村民们的积极建言令芮光晔感奋,但她还有更多未了的心愿:

“出版已整理的泮塘五约口述史,记录并试验种植失传已久的‘泮塘五秀’,修复敦本堂……但微改造工程结束后,由于没有进一步的项目与资金支持,面临许多困难。希望通过泮塘五约共同缔造委员会能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资金支持。”

泮塘五约共同缔造委员会是微改造的公众参与平台(详见《新快报》2018年12月14日《广州成立首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共同缔造委员会 900年古村泮塘五约居民意见可上达区政府》报道),目前因机构改革及经费未到位等原因,委员会基本停止了运作。

新旧村民建言

传统文化故事要活动化

增设旅游区标识与地图

泮塘五约在微改造中修复、重建的公房,已由荔湾区文商旅中心公开出租,近日陆续迎来了新主人——“不大空间”里的独立音乐人小型音乐会,“绿至工作室”的岭南箫社、吉他私塾、咖啡茶饮……都聚拢了一批批文艺、时尚的都市人,如何向外界宣传、推广泮塘五约的地方文化?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生活中重生,能否与外来文化碰撞、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村民与游客、商家都表达了共同的愿景——

我对这个村的文化非常有兴趣了解,但是一定要做出来。

——游客小姐姐

我知道他们有一个公众号(广州泮塘传统历史文化),我也有关注,他们写的内容都挺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我也会很感兴趣。但是我觉得要将这些文化故事活动化,或者是创意化、可视化,其实他们很多文化内容可以变成活动,这样一来好多游客都会为了参加活动而来。

——游客Iris

因为这个村的建筑有西关风格,我小时候是在西关长大的,我觉得这里是一个很好的搞活动、玩音乐的地方,在这里搞活动可以活化一个老年化的社区。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可以考虑把这个村的文化和我们的演出结合,年轻的文化和本地文化的碰撞应该挺有趣的。我会愿意且会为搞这种活动感动开心的,也希望能有这样的机会吧。

——音乐会组织者小吉

如果他们的活动宣传到位的话,我觉得多少会有人去看,但是现在没什么人知道。其实我们自己也会有音乐演出,像中秋节前的广东音乐表演,是村民自发组织的。我们互相之间不熟悉,如果有一个组织者可以组织这件事,让两者多一点交流和互动会比较好。其实很多东西是可以结合的,因为两者之间是不存在本质上的冲突。

——村民阿恒

我觉得可以在口袋广场设置一些介绍我们村的宣传栏给外来的人看一下。如果做一些路标,标明怎么走向仁威庙、三官庙,可能会多点人进来。有了指向后人们才知道这里作为一个景区的“卖点”是什么。要找一个地方放置一幅地图,标明哪个地方在哪一个点上,要把泮塘五约作为一个旅游区来做,让人们多点认识泮塘。

——村民阿毅

如果在仁威庙那能有个标志标明经过泮塘五约可以直通向荔湾湖公园,那人们可能看完仁威庙后,就会走进来走向荔湾湖了,这样也能看到五约里面的商铺。不然游客们以为里面全是住宅,就直接从“仁威庙”绕出去泮溪酒家那边了。

——村民阿亮

标识不是很明显,很容易迷路,对外来的人,需要设置一些巷的标识和针对店铺的导游图。比如说“绿至”这里没有指示的话,我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游客Iris

■策划统筹:何 姗 ■采写:新快报记者 何 姗  方汝敏 ■摄影:李凤明 何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