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如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 九地市负责人这样说(2)
日期:[2020-01-17]  版次:[A05]   版名:[头条]   字体:【







●佛山市市长朱伟

推动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建设 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

佛山该如何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佛山市市长朱伟表示,将推动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建设发展,将其作为佛山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主要载体和重点平台。

朱伟介绍,三龙湾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毗邻广州南站,与广州南站一河之隔。通过广州南站和广深港高铁,30分钟左右可以到深圳,50分钟左右可以到香港;通过广珠城轨和广珠西线高速公路,一个小时可以到达珠海和澳门。

朱伟说,三龙湾科技产业基础雄厚,以不到佛山面积的十分之一,创造出超过佛山五分之一的GDP,特别是家电、智能装备、机器人等传统产业基础雄厚。既拥有美的、碧桂园这样的企业,也有像德国库卡、大疆等创新企业,还有一大批专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

朱伟透露,三龙湾管委会已批准成立,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其他的专项规划,如交通规划、生态规划等正在编制之中。一批科技产业项目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

●东莞市市长肖亚非

继续探讨技能培训地方标准

推进新型学徒制度

东莞市市长肖亚非介绍,东莞已聚集的人才超过190万,其中高层次人才接近13万。更为重要的是,东莞是一个产业大市、制造业强市,有近510万的产业工人。

肖亚非表示,如何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对东莞的高质量发展、保持在大湾区中先进制造业城市的定位至关重要。他介绍,当地的“技能人才之都”计划已实施两年,已经累计培训近90万人,新增学历人才超过13万,新增的技术工人15万。

肖亚非说,东莞将继续探讨技能培训的地方标准,利用技能学校、企业联合培训的方式,推进新型学徒制度;每年挑选各个行业出类拔萃的技能人才,每人奖励30万元,让他们成为“莞邑工匠”;要与制造业比较强的德国、瑞士、日本等国加强技能培训方面的国际化合作,把一些有潜质的产业工人送去培训后,再回来服务东莞。

●肇庆市市长吕玉印

抓住 “双区驱动”“双核联动”机遇 坚持制造业优先

肇庆市市长吕玉印表示,“双区驱动”“双核联动”的发展布局,给肇庆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肇庆既可以接受香港、广州、深圳、佛山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也可以享受到广佛珠城市圈的发展红利。”

如何抓住上述重大历史机遇,吕玉印说,肇庆具有承接这些中心城市产业外溢的重大优势。肇庆将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着力打造西江创新产业走廊,推动制造业产业集聚,对接核心城市的产业,当好产业外溢承载地。

●惠州市市长刘吉

解读“丰”字交通规划

推动湾区资源快速流动

“惠州正在推进‘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如这张图所示三横一竖,横向有三道,纵向有一道。”惠州市市长刘吉现场拿起一张规划图纸,向记者解读了惠州谋划的交通发展布局。

据悉,在“丰”字交通主框架当中,一“竖”为惠州增加一条南北向快速通道,带动沿线产业发展。而3条横向轴线分别对接深圳、广州、东莞,对推动广深莞惠交通互联和产业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丰”字交通规划背后有何用意?刘吉解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应该把惠州的发展置于整个大湾区的发展格局中,才能推动资源的快速便捷流动。除三横一竖的“丰”字规划,惠州还规划了五横五纵配套联络网络,整个建设完善后,将把惠州所有的产业集聚区以及重要的城镇区联起来,形成产城融合大格局。

●中山市市长危伟汉

推动创新型产业发展

打造三大创新平台

“双区驱动”的背景下,中山市市长危伟汉表示,中山将向创新型产业发展,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密制造、先进装备制造这几个领域发力,把现有产业和一些创新资源结合起来。

“根据空间格局变化,打造几个创新平台。一是深中产业拓展走廊,二是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三是大湾区生物医药国际合作创新区。”危伟汉透露,最近中山和中科院等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即将动工建设国家计划的重点实验室。此外,中山科技大学以及澳门合作的香山大学,两个项目已启动建设。

●江门市市长刘毅

建设交流合作平台

争创国家级华侨文化保护实验区

江门是全国著名侨乡,《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记者会上,江门市市长刘毅为侨乡代言:“去年国家邀请了2000个海外侨胞代表,其中江门占二十分之一,可见他们对国家的贡献突出;这次列席省两会的海外华侨华人代表占四分之一,可见他们对省里的贡献也很突出。”

刘毅介绍,世界青年江门大会、“少年中国说”、广东省华侨华人大会分会场等品牌活动,把华侨华人的资源文化优势充分发挥了出来。他透露,江门五邑华侨博物馆面积将扩建到两万平方米,超十万件的藏品将展现出来。同时,江门在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级华侨文化保护实验区,使华侨文化的保护、传承、交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沈逸云 肖韵蕙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