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他们用笔用心 写下“战疫”中收获的感动
日期:[2020-02-02]  版次:[A05]   版名:[重点]   字体:【



战疫笔记

开栏语

疫情抗击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护人员是战斗在一线的勇士,他们近距离接触患者,与死神争抢生命;他们脱下口罩,脸上满是勒痕;他们褪去闷热的隔离服,发现在寒冷的冬季,汗水竟浸湿了全身……他们是“逆行者”,是抗击疫情的英雄;他们同时也是孩子、是父母,他们放弃团聚、放弃假期,微笑着负重前行。今天起,新快报开辟“战疫笔记”专栏,刊发奋战在一线医护的笔记,看看他们记录的日常,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黎秋玲)

在广东首批援助武汉医疗队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共派出23名医护人员,包括医生4名、院感专家1名、护士18名,他们在除夕当晚远离亲友,目前已经在武汉工作了一周多时间。此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在大年初四派出医护人员13人,包括医生5人、院感专家1人、护士7人。他们在武汉的工作、生活状态如何?我们摘录一些医护日记,看看他们在抗疫战争中用笔用心,写下的内心的感动。

中山三院岭南医院护士王妍丽:

一线医护是兄弟姐妹 工作中互相关爱

隔离病房里有80个病人,哪怕每个病人只有两包补液,加起来也有160包了,何况很多重症患者每天要用五六包补液。中山三院岭南医院综合ICU的护士王妍丽戴着护目镜,正在犯愁。她说,因为戴了护目镜,得用力才能看清小小输液卡上的字,了解用了什么药。“只有4个小时,我怎么可能摆得完啊?甚至有一点‘崩溃’”。就在她发愁的时候,其他同事接完班后都帮她一起摆药。不到两小时把所有药都摆完了。她说,驰援武汉的这些天,她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

王妍丽日记原文

今天是2月1日,大年初八。很高兴分在A组,从1月28日开始我们正式分为7个小组,进行四小时轮班制。我们A组12人,其中7人来自中山三院,5人来自中山二院,由护士长郑小燕带领。一开始,大家互不认识,比较腼腆,只是静静地干好自己手里的活。小燕姐作为组长什么事情都做,包括质控、院感、安排每天分管病人、制定工作计划、分类放置科室物品、清理我们没来之前科室留下的垃圾等。

第一天,跟着小燕姐上质控,真正感受到她的辛苦。第二天、第三天我上药疗班,需要摆随后一天的补液。全科80名病人,哪怕每个病人只有两包补液,加起来也有160包了,何况很多重症患者每天不止6包,我戴着护目镜,用力想看清小小输液卡上的字,了解到底是什么药。我想,这4个小时我怎么可能摆得完啊,甚至有一点“崩溃”。结果其他同事接完班后都跑来帮我一起摆药。除了我们三院的海秀、素桦、晓玲还有二院的林叶、思晴、芳娟、洁静,小小的治疗室虽然拥挤但大家有条不紊,不到两小时所有药都摆完了。大家怕我忙不过来,又积极地把自己那组按点打的补液都加了。心里满满都是感动。

丽花护士长每天都主动接手电脑班,戴着厚重的护目镜盯着电脑看特别难受。她还帮打不上针的同事打针,帮忙推氧气筒、上心电监护等。桂丽老师每天把治疗车收拾得干干净净、带领我们清洁交班,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最好。

中山二院的梁成师兄每次上班都担当大任,主动管理病重组,带领组里的姑娘,关注患者病情,给患者用药,脏活累活抢着做。

我们A组有太多太多让人感动的事情。我们是兄弟姐妹。零时下班的时候,大家轮流换好衣服,手拉着手,踏着武汉的月色,感受着清凉的夜风,走在回宾馆的路上。这是我们友情的开始,但永不会结束。

中山三院神经内科护士胡兰云:

不敢和自己孩子视频通话 怕自己会哭

中山三院神经内科护士胡兰云支援武汉已经一周了,除了日常的医护工作,还要联系、运送氧气瓶给病人使用,病人饮食也得护士下楼取,病区清洁消毒工作也要护士完成。胡兰云说,因为要穿防护服、戴口罩,频繁地用消毒剂洗手,很多医护人员脸上、手上已经“面目全非”。这些她都能忍受并坚持,但她最怕和孩子视频聊天。她说,怕看到自己两岁三个月的孩子,怕自己会哭。

胡兰云日记原文

来到(武汉)汉口一周了,有些水土不服。知道大家都在牵挂着我们,感谢你们的关心和支持,也感谢你们的捐赠,物资慢慢地在集合,有些好心人默默地给我们送吃的,很感动,感谢大家。咱们一定能战胜病魔。

我们在汉口医院支援,刚进病房,看到彷徨的家属和痛苦的患者,我眼泪盈眶。他们把生命交给了医生护士,眼中充满了迷茫和对生的渴望,他们受苦了。

虽然此前已经做好了作战准备,但还是感到震撼。医院本来医护人员有限,突然涌来这么多病人,累垮了不少医护人员。现在的病区杂乱无章、医疗设备落后,近80名病人中有50多名病重,还有多名病危,病区的工作量非常大,由于医疗设备条件太差,医护人员要联系、运送氧气瓶给病人使用,打针、观察病情、去药房取药、发药、监护、抽血、检查……甚至病人的饮食也要护士下楼取,还有病区的清洁消毒工作也要护士完成。大家要穿防护服、戴口罩,要频繁地用消毒剂洗手,脸上、手上已经“面目全非”。人手不足,省里来的3位院感专家还要承担起医院的垃圾收集工作,3名检验科的同事负责我们生活起居和医疗物品的搬运……

生活中,大家相互帮助,几个老大哥对大家关怀备至,他们有援藏、抗SARS经验。我还向冯定云医生学了很多知识。最让我欣慰的是,我用乳汁缓解了一个姐妹手上的湿疹。

来到这里一周了,爸妈担心我,我也不敢和孩子视频通话,怕自己会哭。昨晚突然接到家里人的视频,接通之后,两岁三个月的女儿看到我的一瞬间,嘴里叫着妈妈哇哇大哭起来。她竟然学会了用手擦眼泪,真的长大了。我会尽全力用专业知识护理好这里的病人,平安回去,希望再见你们,你们也是毫发无损。

中山三院外科ICU护士张晓玲:

患者的几句话 让医护人员感动得不行

经过几天的接触,医患之间熟悉起来。医护的辛勤工作,患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护士为患者更换补液时,患者看到护士的护目镜里有很多雾水,此后便带来了家里防止泳镜起雾的胶水,说:“你们试试看,如果不行的话,我再帮你们想办法。不然你们眼睛看不见,打针的时候很容易扎到手啊。”这让医护们感动、温暖得不行。

张晓玲日记原文

2月1日的班次是16:00—20:00。经过几天的接触,患者已经接受和熟悉我们了,在我们床边交接班时,常常会喊出我们的名字。

晚上,我和海秀、素桦清理治疗车时,一名患者带来了家里泳镜的防起雾的胶水,想要给我们,原来是昨天我们为患者更换补液时,他看到我们的护目镜里有很多雾水,并说:“你们试试看,如果不行的话,我再帮你们想办法,不然你们眼睛看不见,打针的时候很容易扎到啊。”因为工作中无法脱下防护镜,我们便收下,答应这名患者下班试试。我想,队友们的心一定同我一样,是暖的。

中山二院梁成师兄带领大家交班前,清理好自己的治疗车,用消毒湿纸巾擦拭,并将垃圾分类,丢弃至指定位置。在广州这些都是由护工阿姨来做,现在我们做起来已经轻车熟路,并无怨言。防控院内感染要从小事做起,既为了保护患者,也是为了我们自身的防护。

回来宿舍已是21:30。推开门,好干净,瓶装水和拖鞋都整齐划一,工作的疲惫立马减半。我们广东省医疗队为了避免打扫的阿姨被我们交叉感染,决定统一每天每人将垃圾放置门口,等待阿姨统一收集。阿姨知道我没有洗衣盆,每天会在卫生间的洗脸池里洗衣服,打扫时会特意帮我在洗脸池里喷消毒水进行消毒。

我立马给阿姨发了短信感谢阿姨。没几分钟,收到阿姨的回复:晓玲子,阿姨只希望,你们广州市医疗救助团来的128名医务人员,平平安安地来,平平安安地回去,别无所求!谢谢你了,孩子!晓玲,阿姨也非常感谢你对阿姨的尊重!如果,你真想记住阿姨,就请你好好照顾自己,是替你爹妈以及你的那个他,照顾你自己!

我这遇到的是什么神仙阿姨啊,三言两语就把我撩哭了。

入党是很严肃的事情。2020年1月30日00:20,在夜深人静的武汉,在暖黄色的灯光下,我用随身携带的钢笔在A4纸上一个字一个字郑重写下我的入党申请书。

■整理: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周晋安 叶张翔 甄晓洲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