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房地产市场交易规模短期将出现回落,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小阳春将延后驾到,二季度房产市场会逐渐恢复。据中指院的线上调研结果显示,若没有疫情,49%参与调研的网友在春节期间及接下来的一个月有购房计划,因为疫情而推迟购房计划的比例达70%,短期需求有延迟入市倾向。
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表示,下半年随着预期的控制以及市场信心的恢复,会有一个相对较好的表现。尽管短期内成交“急冻”,克而瑞广州区域首席分析师肖文晓认为,疫情警报解除后开发商需快速走量来实现销售任务,虽然会有一定优惠,但房价异动的可能性不大。
■新快报记者 何璐诗
危中有机 积压需求延后爆发
住宅楼市通常在农历新年后,会出现“小阳春”,但在疫情影响下,随着售楼处关闭、中介机构暂停营业等,“小阳春”将很难如期而至,发展商的卖楼策略、推盘步伐也作出相应调整。
来自克而瑞的《2020年1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末,TOP10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的入榜门槛仅9亿元,同比降低19.1%。肖文晓向记者表示,预计今年广州也好,全国也好,一季度楼市受挫比较明显,所以成交规模有可能会有一定缩减。就广州来说,疫情如果能快速结束,那后面的恢复还是会较快,因为从去年底开始广州已经释放出了一些政策利好,今年的春节月对比去年的春节月成交量也是增长的,今年广州的供应量预计也比去年高,成交量应该不会太差。
肖文晓认为,疫情带来的楼市“停摆”,会给一些高周转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困难。与此同时,疫情会给一些抗风险能力强、现金流较为充裕的房企带来收并购和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可谓危中有机。
中指市场研究总监曹晶晶指出,新疫情对楼市的影响整体不大,疫情结束后市场将逐渐恢复。当前楼市已处在稳步调整通道,房地产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稳定器、压舱石等重要作用,其整体规模将具备较强韧性。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也表示,刚需需求继续堆积,会在疫情彻底结束之后逐渐释放;各地年前放松了落户及购房政策,效果会延后到疫情结束后显现。
难重现SARS价
房价总体趋向平稳
此次疫情难免令人联想到2003年SARS时期,但不少业内人士均认为,纵使住宅市场第一季度不乐观,也不会重返当年跌幅。
日前,中指研究院向全国40个大中城市、200家房企的500位一线实操经理人发放调查问卷,开展疫情对房地产市场及企业影响相关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公司产品整体价格与疫情发生前一致。不同规模的企业价格策略也多以保持平稳为主,尤其是3000亿元以上的大房企,超六成产品价格与疫情发生前保持一致。另外2000亿元规模以上大中型房企中,超两成企业下调产品价格,降幅在10%以内。
曹晶晶指出,需求短期疲软,叠加房企加大促销,或将导致房价存下调压力,但部分重点城市房价已稳步调整一段时间,在“稳房价”政策下,继续大幅下行的空间有限,房价整体仍将处在平稳运行状态。
“因为疫情的影响,调控政策边际放松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比如对合理的自住需求的信贷支持等,这对需求的释放有一定帮助”,肖文晓表示,对购房者来说,今年买房可以淡定一点,挑自己喜欢的房子买,但不用刻意等某个时间点。因为新房的某个楼盘也好、二手房的某套房源也好,价格最优惠的时间点都是不一样的。至于投资买家,从本次战疫来看,一二线核心城市在城市治理水平、疫情防控体系方面都是做得比较好的,其拥有的医疗配套、生活保障等公共资源也是比较能让人放心的,有条件的还是会优先考虑这里的房子。
邓浩志认为,目前地产市场停售也停工,所以库存不会因为卖得不好而增加,对普通购房者而言,购房的窗口期也将顺延下去,价格和去年底差不多就可以入手。
线上看房无理由退房
房企多手段应对疫情
疫情期间,不少房企快速启用线上销售渠道,以期弥补春节及疫情导致的线下销售影响。从中指院的500位一线实操经理人调查样本上看,已有84%的企业启动网上售楼处,还有8%的正在筹备中。
在开启线上售楼处的同时,部分房企更推出2月线上购房享限时无理由退房、线上认购折扣等优惠政策,新力地产无理由退房最长达90天;广州万科上线“9.9元购房计划”,9.9元购房券抵2万元房款,有效期3年。
在肖文晓看来,线上渠道主要的作用还是在于广告宣传以及储备意向客户,真正在线上买房的人还是较少,所以线上渠道目前还是辅助性手段,但对于疫情期间来说,因为售楼部不开放,这也是开发商唯一能和购房者互动的渠道,还是很重要的。而本次的疫情,提醒了大家在选房的时候关注原来并没有那么关注的物业服务的问题,好口碑的物业管理自然可以给开发商加分,反之亦然。未来,智能化社区、智慧服务会受到重视,户型产品方面,大家会更崇尚绿色健康的居住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