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与实体商业带来不小冲击,写字楼、线下零售市场等面临巨大挑战,但高力国际最近的调查显示,零售物业业主和租户普遍认为,虽然有极大的挑战,但这也很可能是一次向未来加速转型的机遇。
写字楼
楼宇管理、健康监测和科技提升将成竞争优势
在 2003 年非典型肺炎时期,广州办公楼和零售物业虽受到显著影响,但随着疫情结束, 也较快地回到了正轨。仲量联行、莱坊等机构均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本次疫情若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全面控制,将对广州商业地产的基本面影响有限。若政府后续以有力的经济政策支持,华南区经济活动预计将在疫情结束后较快反弹。
从写字楼大宗交易市场前景来看,莱坊了解到,大部分外资机构仍长期看好中国的商业地产市场,其在今年的大宗交易投资业务的额度和去年类似,将会继续推进今年的投资业务。其中,莱坊预计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一些项目资产价格短期有所波动,成为机构投资收购的较好时机。
仲量联行分析称,本次疫情中,大数据对疫情信息统计和疾病防控至关重要,预计国家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支持该行业发展,鼓励大数据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商业楼宇的应用,因此该行业将成为办公楼市场需求的新亮点。另外,更多企业意识到未来办公需要智能配套设施跟进,多点、远程办公配套软硬件将迎来机遇。同时,传统办公模式不会被替代,楼宇管理、健康监测和科技提升将成为业主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指标。
莱坊中国区战略咨询部高级董事陈铁东表示:“从广州市的写字楼市场来看,根据莱坊的研究数据,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广州市的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仅为约7%,在国内四个一线城市中处于最低的水平。预计此次疫情对于广州写字楼市场的影响应是暂时和短期的,中长期来看,我们对于广州市写字楼市场前景是乐观和继续看好的。
零售物业
教育、超市等业态线上消费客群有所增加
包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沈阳等地的29个零售物业业主和45个租户的电话访问及调研显示,有65%的零售物业业主认为疫情造成商场客流下降85%或以上,其中近三成业主的商场已暂停营业,即使是尚在营业中的零售物业,开业时间亦大幅缩减,除超市外,多数于下午5点-7点即结束营业。
而根据高力国际针对45个租户的调查,85%的受访者表示客流同比下降八成以上,其中超60%已暂停营业。餐饮、零售、休闲娱乐等业态的租户客流量下降最大,七成店铺都呈暂停营业的状态。营业额因疫情普遍同比下降60%-100%不等。餐饮企业租户在本次疫情中受创尤为严重。
不过,在疫情压力下,仍有约12%的租户业绩未受影响甚至有所增长,如服装与儿童零售、线上教育、超市等业态因线上消费客群剧增,同时通过线上广告投放、优惠折扣与新媒体营销等活动措施,使营业额同比持平甚至提升。
零售业中短期前景依然不明朗,大型购物中心市场空置率将有所提升,同时整体平均租金则面临下调。戴德梁行中国区商业地产董事总经理甄士奇表示:“此次疫情的突发事件会成为商业零售业重整再出发的一个机遇点。大浪淘沙,行业门槛会进一步加高。而食品安全、公共卫生、配套设施等方面也会迎来新的升级,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安全要求的新标准。”
对于广州市的大型优质零售商业地产市场来说,莱坊中国区战略咨询部高级董事陈铁东表示:“由于目前全市的空置率仅为8%左右的低水平,疫情对于零售商业地产的影响应该是短期和暂时的,未来预计随着疫情的控制,下半年广州的大型零售商业地产市场将会有所复苏。”(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