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十九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这一发现提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可能存在新途径
2月13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十九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临床医疗救治工作情况。新快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钟南山团队联合其他合作机构近日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这一发现证实了排出的粪便中存在活病毒,对于准确认识疾病的致病传播机理,帮助全社会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控,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专家表示,是否存在粪口传播目前还需进一步研究,不要过度紧张或恐慌,一定要勤洗手、勤消毒,食物煮熟再吃,注意个人和家庭卫生,注意下水道的通畅及必要的消毒。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黎秋玲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检测结果提示有粪口传播的可能性
会上,钟南山院士团队成员、广州医科大学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介绍,2月10日,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合作,从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粪便拭子标本中分离到一株活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据悉,该样本是由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提供的粪便拭子标本,实验室通过多种细胞系接种样本并传代,最终从Vero E6细胞中成功分离出2019-nCoV毒株。目前,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已完成该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赵金存表示,该发现提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可能存在新的途径,提示有粪口、粪呼吸传播的可能性,但这些途径是否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可能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证。市民不用特别恐慌,应避免参加聚集性社交活动,注意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注意下水道的通畅。此外,该发现为我国疫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对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病毒变异的问题,赵金存介绍,目前李兰娟院士团队、钟南山院士团队、武汉方面等都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也对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与武汉分离出的第一株病毒相比,发现从不同的病人分离出的病毒存在有一定差异。赵金存补充,“这对RNA病毒来说是常见的现象。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有3万个碱基,我们从粪便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有5个碱基跟原始毒株有差异,5个碱基的突变只占据非常小的部分。后期我们会严密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如果发现病毒变异较大、对后期用药和监测有影响会立即向国家汇报。”
激素的使用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
不少市民非常关注激素用于新冠肺炎治疗的效果和使用情况。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覃铁和表示,新冠肺炎其实是一种炎症反应,激素可以抑制炎症的反应,也有升高血糖、血压等副作用。覃铁和说,激素本身并不是抗病毒的药物,在临床上使用会比较谨慎。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无证据说明使用大剂量激素的冲击疗法是有好处。一般来说,当患者的病情发展比较快,症状比较严重,比如说出现气促严重、休克、肺部病变发展较快,会在短时间少量使用激素,维持在一周,每公斤体重每天使用1-2毫克。怎么使用、该不该使用要结合病人的情况来定。覃铁和坦言,炎症反应是全身性的,使用的药物不止一种,目前观察病例较少,单单评价某一种药物能否起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2月8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同意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申报的“肺炎1号方”用于全省30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临床使用。目前,“肺炎1号方”的治疗效果如何?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卫平回应,“在治疗新冠肺炎上,尚未有特效药。从初步观察的结果来看,中药对于改善症状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在尝试各种的治疗方案,一些比较热门的西药使用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同时,在使用对症治疗的药物,有明确的抗病毒疗效的药物暂时还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