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心系村民 守望相助 广州农商银行驻村扶贫干部战“疫”纪实
日期:[2020-02-28]  版次:[T23]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塘湾村第一书记曾祥裕进村入户为村民量体温,做好排查工作。

■山塘村第一书记李文杰组织党员捐款购买口罩送给村民。

■胜利村第一书记骆永康带领“送菜小分队”多次向村民送菜。

■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

“地毯式”排查疫情,充当村里的“守门人”“大喇叭”,把自己的口罩送给贫困户,送菜上门解决他们的“吃饭”难题……疫情面前,各对口扶贫村委党员干部超负荷工作,防控人力严重不足,广州农商银行派驻清远市清新区塘湾村、胜利村、山塘村驻村扶贫干部下沉到村委抗疫最前线,以实际行动书写广州农商银行心系三农、守望相助的责任担当。

“地毯式”逐户排查疫情 组织党员捐款买口罩送给贫困户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速度快,潜伏期长,做好“地毯式”排查是当务之急。这个春节,广州农商银行派驻清远市清新区塘湾村、胜利村、山塘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曾祥裕、骆永康、李文杰虽身在异地但一直心系村里。他们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了解掌握村委防疫工作开展情况,积极发动党员进村入户进行全面摸查,对有疑似症状或者湖北旅居史、接触史人员进行登记,通过摸查发现共23名村民有湖北旅居史,其中1名是塘湾村的贫困户。

了解到贫困户老林的女儿1月18日才从湖北出差回村后,塘湾村第一书记曾祥裕的心便一直悬着,每天致电“唠叨”老林和女儿要在家做好自我隔离,定时测量体温,有感冒、发烧、咳嗽等疑似情况要马上上报村委会。2月2日回村当天,曾祥裕放下行囊便第一时间直奔老林家中,亲眼确认过父女俩的身体状况一切如常才放下心来。

三位第一书记回到村后,便马不停蹄逐家逐户探访,帮忙解决贫困户的家庭困难。他们都感到,最迫在眉睫的难题就是买不到口罩。广州农商银行给每位驻村干部分配用作个人防护的口罩,探访中,他们总是忍不住把自己的口罩送给村民。

“村里有三户贫困户因为患病,每个星期都要到医院两三次,没有口罩寸步难行。”山塘村第一书记李文杰除了把自己的口罩分发给他们外,还发动村里的党员捐款购买口罩。“但现在的形势是有钱也买不到口罩,我在春节期间四处寻找渠道,垫付了好几次钱都说没货退回来了,幸好后来还是买到了!”李文杰分两批共采购了800个口罩,组织村里10多名党员,逐一上门分发给村里71户贫困户,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请战加入一线防控队伍

充当村里的“守门人”“大喇叭”

除了排查疫情、捐送口罩外,三位第一书记回村后均主动请战加入一线防控队伍中。

他们是村里的“守门人”。迄今为止,塘湾村、胜利村、山塘村均没有新冠肺炎病例,在此情况下,更要严防死守,避免疫情输入。三位第一书记协助所驻村村委积极发动村中党员群众,在村主要路口设置疫情防控宣传劝导点,其他路口一律封闭,尽量做到“封闭式”管理,同时轮班日夜巡逻,筑牢抗疫防线。

他们还是村里的“大喇叭”。疫情严峻,但一小部分村民防控意识有待提高,存在侥幸心理,依旧串门拜年、扎堆聊家常。为了加强村民防控意识,他们利用党建大喇叭、微信、宣传单、公告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时刻提醒村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串门”。为了照顾部分村民听不懂普通话,胜利村第一书记骆永康还用粤语录下了“十个一律”疫情防控资讯,村里的大喇叭日夜播放着他温暖的声音。

解决贫困户“吃饭”难题

联系粤旺基地赠菜逐户“送菜上门”

疫情期间,贫困户的“吃饭”问题成为了第一书记们的头等大事。因身体残疾出行不便,又碰上疫情连续多日不能出门买菜,胜利村贫困户欧伯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贫困户王老太家里,老人已经七十余岁,儿子常年在外面打散工,儿媳妇是精神障碍人士,日常家务还是得老人自己来打理,地里没有种菜,因为疫情的原因又上不了街,老人非常焦急。

“吃饭是个大问题,必须马上解决!”骆永康走访统计胜利村贫困户,发现村里出现同样问题的贫困户共计18人。他与村里粤旺大棚种植基地负责人沟通,很快就得到对方的回应,愿意免费持续捐送蔬菜给贫困户。菜的来源解决了,怎么给到贫困户呢?为了尽可能减少贫困户出门次数,避免交叉感染,骆永康召集村里党员组成了一支送菜小分队,每隔两三天就带队给贫困户“送菜到家”。

“一千多个日夜的共处,村民是战友更是家人!”

广州农商银行自2016年以来多措并举精准扶贫

“广州农商银行自2016年以来开展驻村帮扶计划,一千多个日夜的共处,一众村民对我们驻村干部来说,不仅是战友,更是朋友、是家人。”提及帮扶期间的种种付出,三位第一书记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据了解,生于斯、长于斯的广州农商银行从建立之初一路走来见证并陪伴了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每一步,深切感知着农村经济发展的痛点与难点。2016年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广州农商银行紧密结合各贫困村实际,制定三年规划和各年度工作计划,多措并举,创新扶贫模式,极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企业+基地+电商+农户”

创新扶贫新模式

在这次抗疫期间向贫困户捐送蔬菜的粤旺大棚种植基地就是广州农商银行创新的农业产业扶贫模式。据悉,广州农商银行引进龙头客户粤旺农业集团投资逾1800万元开展100亩大棚种植产业帮扶项目,逐步探索“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参与百亩大棚蔬菜种植项目。去年还追加贷款3000万元,支持粤旺集团在塘湾村、山塘村建设302亩大棚种植基地,同时利用其技术和销售渠道,支持贫困户利用自有土地开展蔬菜种植达6.5亩,增加贫困户收入。

此外,广州农商银行还与重点扶贫村合作,通过该行“太阳集市”电子商城线上销售贫困农户的特色农产品,形成“电商+农业”的产业扶贫模式。山塘村第一书记李文杰说,这次他送上口罩的患病贫困户中,户主阿伟 ,原本在村里当保安,但因患上肾病无法工作,全家收入来源瞬间切断,于是李文杰便申请扶贫资金为其购买了鸡苗,还请村里的养鸡技术户手把手指导,目前阿伟一家养了200多只鸡,通过“太阳集市”等渠道销售,能基本保障其治疗费用及全家生活支出。

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6位干部驻村解难题

广州农商银行还通过资金资助解决困难农户的生活问题,帮助山塘、胜利、塘湾3条贫困村的贫困户在有稳定收入、住房安全、子女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饮用水、通电、电视和网络覆盖等8个方面全部达标,去年有劳动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00元,计划减贫人口100%实现脱贫目标。

自结对帮扶以来,6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3名、驻村工作队员3名)共帮助523名贫困户100%落实危房改造、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教育补助政策、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救助和特困残疾人员照护等政策保障,其中推进90户贫困户完成住房改造,90名贫困户子女落实教育补助政策,帮助66名特困残疾人员申领日间照料,邻里照护服务等。

在帮助贫困户的过程中,驻村干部也在蜕变与成长。

塘湾村有一对60多岁姓孟的兄弟,因为穷一直没成家,兄弟俩住在破旧的危房中相依为命。2018年,曾祥裕帮他们申请危房拆旧建新的指标,除了政府划拨的4万元外,还向单位额外申请到1万元补助。建筑出身、已退休多时的哥哥就靠自己一双手,一砖一瓦把新房子盖起来。曾祥裕动情地说:“城里人住着几百万的房子,也常常抱怨。但村里贫困户一辈子的愿望就是能有几万块盖个新房。难得的扶贫经历,令我的幸福感来得更容易一些,也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胜利村的单亲妈妈何女士,独自一人照顾两个女儿,一个女儿读高中,一个女儿就读岭南师范学院,骆永康除帮助她们落实教育补助政策外,还利用单位帮扶资金为其每年补助4000元。“大女儿2019年毕业,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她对我说,会好好教育下一代,回馈政府回馈社会对她的帮助!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这么多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骆永康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