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让贫困户掌握“茶术” 靠劳动脱贫致富
日期:[2020-02-28]  版次:[T13]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最近几天,刘胜坤(后)与村干部、工作队员一道翻山越岭测量茶园二期用地。

■贫困户巫向政收到由刘胜坤(右)争取到的暖心口罩。

@潮州市总工会

饶平县浮滨镇排江村

“这么严峻的时刻,村党支部还挂念着我们贫困户,我心里很温暖。”贫困户巫向政是排江村老党员,在个人防护物资极度紧缺之时,他收到了村疫情防控指挥小组送来的口罩,84岁的老人感慨不已。这批暖心口罩由排江村党建指导员兼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刘胜坤筹得。从疫情发生至今,来自潮州市总工会的扶贫干部刘胜坤不仅为基层战“疫”人员、全村贫困户争取到宝贵的口罩,还在疫情相对稳定后积极组织农户复工复产,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决胜收官之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图片:受访者提供

私家车变身宣传车

排江村党支部书记黄跃军用“好助手”和“实干家”来形容刘胜坤,“抗击疫情以来,他出谋献策,亲力亲为,帮了村里不少忙。”

哪里有需要,刘胜坤就出现在哪里。村里缺宣传标语,刘胜坤二话不说铺纸研墨,利用午休时间写好80幅接地气、易传诵的标语;流动宣传需要车辆,他马上把自己的私家车改作宣传车,载着高音喇叭往返于6个自然村……“小孩子都懂为什么要戴口罩,刘指导员的车子天天来‘喊’。”大厝自然村一位村民打趣道,有了“刘指导”的大喇叭,排江村民个个都是防疫“知识包”。

想方设法为排江村争取防护物资,也是刘胜坤给乡亲们帮的大忙。记者了解到,刚进村,刘胜坤便发现物资缺乏是乡村防疫最大短板,得知奔忙在一线的村干部都没有口罩,他忧心如焚,四处发动为基层“逆行者”和村里的贫困户筹措到180个防护口罩、一批消毒药粉和消毒酒精。“大爷,蓝色面朝外,鼻梁这里,戴好压一压。”他和村干部一道,将口罩逐一派发到19户贫困户手中,手把手教他们佩戴。

扶贫茶园里采茶忙

事实上,在防疫阻击战进行时,排江村的脱贫攻坚战也未停滞。

“春茶采摘开始了,(茶园的)二期工程建设正在推进。”刘胜坤告诉记者,以出产单丛茶闻名的浮滨镇位于饶平县中部丘陵山区,被誉为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2016年,扶贫工作队依托地理优势,在排江村开建茶叶产业扶贫基地,项目惠及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全村230户940人。据了解,排江村生态茶园一期开发项目在2018年2月落地,投入65.6万元,开发有75亩茶园,承包给租户后,每年可得租金5.47万元,其中50%分配给村里的贫困户,人均每年增收500元。

前几天,刘胜坤与村干部、工作队员一起上山勘察二期茶园开发项目,他们拄着木杖在荒山荆棘中完成测量,“二期计划建100亩,很快就可以开工。”他笑着说,排江村马上会有技术“后援”到位,为“扶贫茶”的品质和产量提供强大支持。

茶专家上山来授课

刘胜坤说,排江村的贫困户多在茶园务工,上岗前会接受制茶技术培训,在这里,他们以“产业工人”的新身份努力为家庭增收。

2016年5月,邱林炎被核定为贫困户,经工作队多重帮扶很快走出困境。2018年2月,邱林炎参加了茶园经营权竞投,成功竞得26亩茶山经营权,成为种茶“小老板”。邱林炎参加过浮滨镇举办的单丛茶生产技能及茶园科学施用肥药技术培训班,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茶园的效益也随之稳步增长。

“贫困户对仍在扩建的扶贫茶园充满信心,也想通过提升技术增强劳动能力。”刘胜坤说,前几天,他已与村书记、村主任沟通好,准备适时在排江村举办一期制茶技术培训班,届时将邀请制茶能手——饶平县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巫长南到村授课,“理论和实操结合,让贫困户掌握‘茶术’,靠劳动致富。”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