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闲来无事多读书
日期:[2020-03-01]  版次:[A08]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周昉 调琴啜茗图

■陈洪绶 闲话宫事图

■刘松年 撵茶图

■钱选 卢仝煮茶图

不曾想到,现在所看到的《尚书》,是秦代博士伏生倾注毕生精力补阙完成的,唐代王维(传)的《伏生授经图》让我们十分形象地理解了当时伏生的状态。

在没有摄像技术的古代,绘画的确起到了图像证史的作用,包括细心梳理历代有关读书题材的作品,也能了解到古人的读书生活。

通过存世文艺作品,我们能了解到,诗、词、歌、赋、书、画、琴、棋、茶、文玩构合为宋代文人雅集生活内容;吟诗、填词、绘画、戏墨、弹琴、弈棋、斗茶、置园、赏玩构合为宋代文人的雅集生活方式;诗情、词心、书韵、琴趣、禅意便构合为宋代文人的心态。

所谓“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七八人是各施茶”。绘画能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学上的享受,更有哲理与人性。

在中国古代传世画作中,出现最多的书是《易》,有多幅画作题名为“读易图”。这或许是因为易经作为深奥的智慧之书,适合在大自然或者居家娴静中沉下心来感悟;而对于画家对读书与山水的联系,或许也因为《易》描述了包括山水在内的宇宙的活动规律,更适合放到大自然中,一边参格万物,一边咬字体味,一边推演卦象;或许是因为《易》一向是高深书籍之首,象征着阅读的品位,唯有高山大川适以匹配。

古人闲来无事常读书,得以把文脉与学养通过画作传世,而近年的中国画发展总给人停滞不前的印象,著名美术史家陈传席认为,真是缺乏“文化修养”。如果当代画家多学古人,在家闲暇时间多补文化,我们是否能看到不一样的精品力作?拭目以待。

(收藏周刊编辑部)

■统筹:李世云 ■采编:潘玮倩 陈福香 梁志钦 曾贵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